p75NTR敲除小鼠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矿化能力的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e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牙齿缺失是人一生中常见的口腔问题,牙齿缺失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面部美观、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传统的牙齿缺失修复方式即为义齿修复,但其在功能及感觉方面,都无法与天然牙相媲美。因而组织工程牙齿无疑被认为是将来解决牙齿缺失最为理想的方式。颅神经嵴源性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EMSCs)被认为是除牙釉质外所有牙齿组织始祖生成细胞。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处于牙胚钟状期的EMSCs较其他时期的EMSCs具有更好的体外矿化能力。p75NTR(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神经营养因子受体)为神经营养因子低亲和力受体,不仅是颅神经嵴源性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经典表面标记物,同时还参与了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生存、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p75NTR参与神经系统的发生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已被充分探究,但其参与神经系统以外组织(如肝脏、肌肉、脂肪、牙齿等)的发生发育过程的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牙齿发育中的可能的调控作用鲜有报道。本研究借助于来源于美国Jackson实验室的p75NTR敲除小鼠,利用E18.5d处于牙胚钟状期的胚胎进行p75NTR(-/-)EMSCs及p75NTR(+/+)EMSCs的矿化分化能力差异的比较,探究p75NTR敲除对EMSCs矿化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p75NTR影响EMSCs矿化发育可能的分子机制,揭示牙齿发生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验支持。研究内容1、E18.5d颌突EMSCs的获取、培养、基因型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检测将p75NTR(-/+)雌性小鼠及p75NTR(-/+)雄性小鼠配笼,常规饲养,小鼠从见阴栓午间为胚胎0.5d,并于孕18.5d时行2%戊巴比妥钠(50mg/kg)小鼠腹腔麻醉注射,5-10分钟后行腹腔手术,无菌条件下取出胚胎,于生物安全柜中PBS冲洗并切取颌突组织,尽量切碎组织使其为0.1mm*0.1mm*0.1mm的组织块,1%Ⅰ型胶原酶消化,中和离心,去除上清后加入约2ml含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F12培养基,重悬于六孔板中,放置于含5%CO2的37℃孵育箱中培养。切取胎鼠的尾巴及四肢组织行基因型鉴定。并分别从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及细胞周期等方面对两种基因型EMSCs进行检测、鉴定。2、E18.5d p75NTR(-/-)和p75NTR(+/+)EMSCs矿化能力的检测分别对p75NTR(-/-)和p75NTR(+/+)EMSCs进行体外矿化诱导,以检测其矿化分化能力的差异。矿化诱导液为10-8M地塞米松、50 g/L抗坏血酸、100ml/L胎牛血清及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配制的α-MEM培养液。每3天换一次液。分别矿化诱导第7天行ALP染色,第21天行茜素红染色,并分别收集诱导第7天、14天、21天的细胞RNA,以检测矿化相关基因ALP、Col I随矿化诱导的变化,明确p75NTR(-/-)和p75NTR(+/+)EMSCs体外矿化诱导能力的差异。3、p75NTR(-/-)和p75NTR(+/+)小鼠骨矿化发育情况的研究选取同窝p75NTR(-/-)小鼠及p75NTR(+/+)小鼠,常规饲养至4个月。挑选雄性小鼠,以50mg/kg的2%戊巴比妥钠行腹腔注射麻醉后,脱颈处死。剥脱分离左侧股骨,放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组织,借助Micro-CT(viva ct40 Scanco Medical AG;Brüttisellen,Switzerland)进行扫描,并利用其配套软件后期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及数据分析;选取同窝p75NTR(-/-)小鼠及p75NTR(+/+)雄性小鼠,常规饲养40天时行钙黄绿素荧光标记实验,即每间隔5天注射钙黄绿素(25mg/kg,sigma),共4次,并于最后一次腹腔注射2天后脱颈处死小鼠,剥脱分离出小鼠左侧股骨,行硬组织切片,并观察计算荧光带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每种小鼠股骨各自的平均每天矿化沉积率(mineral apposition rate,MAR),单位为um/d;提取4周龄大p75NTR(-/-)和p75NTR(+/+)小鼠股骨总RNA及蛋白质,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矿化相关基因ALP、Runx2的表达水平。结果1、(1)切除颌突组织后剩余组织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在280bp处单条带者为p75NTR(-/-),345bp处单条带者为p75NTR(+/+),在280bp、345bp处双条带者为p75NTR(-/+)。(2)E18.5d的p75NTR(-/-)和p75NTR(+/+)EMSCs分别从相应的p75NTR(-/-)和p75NTR(+/+)胚胎颌突组织中获取,两种基因型EMSCs在细胞形态上均为明显的长梭形的成纤维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3)流式细胞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p75NTR(-/-)EMSCs的CD14(99.07%)、CD146(95.79%)、CD166(95.79%);p75NTR(+/+)EMSCs的CD14(97.57%)、CD146(96.32%)、CD166(97.90%)。两种基因型细胞的CD45均为阴性表达结果,分别为0.28%和0.50%。(4)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p75NTR(-/-)EMSCs的G1期(77.65%)、G2期(17.01%)、S期(7.56%);p75NTR(+/+)EMSCs的G1期(79.25%)、G2期(15.27%)、S期(8.90%),二者之间细胞周期无明显差异。2、(1)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矿化诱导7d后,p75NTR(+/+)EMSCs组染色较p75NTR(-/-)EMSCs组深。(2)茜素红染色结果:矿化诱导21天后,各组均有矿化结节形成,p75NTR(+/+)EMSCs组染色较p75NTR(-/-)EMSCs组深,且矿化结节量多。(3)RT-PCR结果:矿化诱导7天、14天、21天后,各组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进行PCR反应,结果发现矿化诱导7天、14天和21天时均为p75NTR(+/+)EMSCs组AL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75NTR(-/-)EMSCs组(P﹤0.05);Col I也表现为相同结果(P﹤0.05)。3、(1)Micro-CT扫描4月龄大同窝p75NTR(-/-)和p75NTR(+/+)小鼠左侧股骨,扫描后经三维重建及数据分析结果:松质骨的BV(骨量),BV/TV(骨体积分数),Tb.N(骨小梁数),Tb.Th(骨小梁厚度),均为p75NTR(-/-)小鼠较p75NTR(+/+)小鼠为低,而BS/BV(骨表面积/骨量),Tb.Sp(骨小梁分离度),则为p75NTR(-/-)组小鼠高于p75NTR(+/+)组小鼠;同段股骨皮质骨的分析结果:Ct.TBTh(骨皮质厚度)及Ct.BV(骨皮质骨量)均为p75NTR(-/-)组小鼠较p75NTR(+/+)小鼠组为低,但Ct.BS/BV(骨表面积/骨量)则为p75NTR(-/-)组小鼠高于p75NTR(+/+)小鼠组。(2)钙黄绿素荧光标记检测结果显示p75NTR(-/-)组小鼠股骨的平均矿化速率明显低于同窝p75NTR(+/+)组小鼠(P<0.01);(3)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75NTR(-/-)组小鼠的ALP、Runx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较p75NTR(+/+)组小鼠组低(p<0.01)。结论1、通过两种基因型EMSCs的培养及矿化能力检测,发现p75NTR参与了小鼠外胚间充干细胞EMSCs的矿化分化能力的调控,并且p75NTR敲除对EMSCs的矿化分化能力存在负性调控作用;两种基因型细胞之间细胞周期无明显差异,说明p75NTR敲除后对EMSCs矿化分化能力负性调控作用的实现并不涉及细胞增殖能力、凋亡情况的改变。2、p75NTR敲除小鼠不表达具有结合NGF能力的p75NTR,Micro-CT检测、钙黄绿素荧光标记实验、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75NTR(-/-)组小鼠股骨矿化形成能力明显低于p75NTR(+/+)小鼠组,因此我们初步猜测p75NTR对小鼠骨的矿化形成能力的调控是通过结合NGF实现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单冠修复体牙尖斜度的不同,对种植体颈部骨吸收量的测量及对种植体周围骨密度的测定、并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临床观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
目的正畸牙齿移动是建立在牙周组织受力后所发生的生物学改建的基础上的,与正畸牙齿移动相关的改建包括牙骨质、牙周膜与牙槽骨的改建。牙周组织中多种组织、细胞、分子都参
研究目的:  了解平顶山地区唇腭裂患儿父母心身健康状况,通过对其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情况的综合分析,为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提供依据,并在对唇腭裂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干
不可否认,今天的电脑数字艺术及多样的绘图软件,给艺术设计及绘画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对传统绘画技艺的挑战与冲击.在我们欣喜享受数字化给我们带来的快捷与便
期刊
研究背景: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是口腔癌的重要来源,临床上主要包括口腔白斑(含疣状白斑)、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癌前病变的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上皮异常增生。目前,关
背景:医疗工作的核心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如何对某一特定病种的质量进行控制一直都是医院管理者、保险业以及政府等机构特别重视的问题[1]。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中医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