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投入与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30年中国经历了平均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我们也看到,过去的增长是以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大量消耗、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为代价换来的,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转变增长方式当作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部署,明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的宏观物质载体就是国民经济中的各产业,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就意味着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结构转换的新时期。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大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同,主导产业也不同,所以在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都存在着结构的重大转换问题。这种结构转换的过程本身就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对于产业结构尚欠发达的中国而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要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因此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制定正确的产业升级策略,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本文先从比较静态角度,假定索罗生产函数适用于三次产业,利用ad1模型和1978-200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对三次产业投入要素对各自产出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加入适当的滞后变量,回归方程表现出来良好的统计特性,残差序列也趋于平稳。再利用前面计算的弹性系数和各产业的产值结构计算历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即索罗剩余),并分析其中技术变化的趋势和原因。最后,本文将分析扩展到动态情况,利用var模型和1979-2008年宏观经济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长期趋势。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个国家都对环境保护问题越发重视。在环境规制的背景下,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尤其是如何加
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消费已成为现代社会新的消费热点。在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中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问题日
学位
公司基于产品市场竞争因素进行的资本结构决策,是从战略层面上进行的财务决策,其研究意义与价值远远大于其他基于融资战术层面因素的考量。然而,有关公司财务决策与产品市场竞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