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衔接在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组织条理清晰的文本,向读者传达全面而完整的语篇信息。尽管国内外学者均对写作中的衔接手段进行探讨与研究,但研究结果差异较大,至今仍无法回答衔接手段可以多大程度地预示作文质量。此外,国内一些学者很少关注英语专业学习者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基于此,研究者以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1976)为理论框架,对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中衔接手段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涉及的文本均来自《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1.0版)》中的笔语语料库,运用Ant Conc 3.2.1w和SPSS 13.0软件,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衔接手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具体的研究问题是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写作中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方面存在的差异,高分组作文与低分组学生写作中衔接手段使用频率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在不同题材的作文中,学生衔接手段使用频率方面存在的差异。基于对笔语语料库的定量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年级的英语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有使用各种衔接手段的意识。与大一和大四相比,大二和大三的英语学习者更少的使用替代和省略,表明大二和大三的学习者在写作中衔接水平有所提高,意识到了在较正式的写作中运用它们不太合适,减少了使用频率。大四的英语学习者整体的写作中,衔接手段运用的频率偏低,可能与面临毕业有关。衔接手段和写作质量之间呈正相关,衔接手段是影响写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的这三种文体之间,在衔接手段使用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本研究揭示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衔接手段的一些发展特点,对外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衔接手段的练习,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文体进行具体的写作教学,增强学生在写作中衔接手段使用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