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游憩主要是指发生在社区、城区以及城郊的以放松身心,恢复体力和精力为主的户外休闲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游憩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重要功能,但城市游憩功能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对市民及游客的游憩行为的掌握是首要条件之一。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些都将引起游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因此,本文选择以延安中心城区市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游憩行为模式及在此基础上的城市游憩空间的合理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以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生态学、地理学、风景园林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为视角,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引导延安中心城区游憩空间供给满足游憩需求这一阶段性的动态发展目标。首先,对城市游憩系统进行理论及模式解读,通过对游憩、游憩者和游憩系统进行概念界定,理清游憩系统包含内容及基本构成;然后对城市游憩活动进行分析,从游憩活动类型、游憩组合模式及游憩地域配置模式三方面认识城市游憩活动;最后进行城市游憩空间模式评价,定义游憩空间概念及演化模式,进而确定游憩行为选择模式及游憩者出行空间模式。完成论文的理论部分。接着本文选取延安中心城区作为实证研究,将其置于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区域背景及游憩系统发展现状的分析,理清论文的实证基础部分。进行市民游憩行为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逐个分析延安市民游憩行为影响机制、行为特征及游憩活动空间特征,最终从市民游憩行为模式、城市发展方向、中心城区现状游憩系统空间配置以及游憩资源利用等角度出发,从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线路组织、景观设计和设施支撑五方面对延安中心城区游憩空间结构优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