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理模型的城市街区通风优化方法研究——以广州为例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ot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70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如何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城市空间品质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城市通风与空气质量、居民健康、建筑能耗、人体热舒适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提出科学性和普适性较强的城市通风优化设计方法,并将其落实到具体设计项目,从而为高品质的城市空间规划和精细化的空间治理提供支撑。本文整合城市规划学、气象学、运筹管理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以广州市为实验场域,就多种典型设计情景下的城市街区通风优化设计方法展开探索。首先,本文提出了基于代理模型的街区通风优化设计方法。在街区通风设计中,设计人员普遍采用风洞实验或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对设计方案的风环境进行评价,从而获得具有优良通风效果的街区布局方案。然而通风实验计算复杂度高、实验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在短时间内仅能比较有限个方案的通风效能。而代理模型则基于少量样本方案数据来拟合街区形态与通风潜力的关系,可以替代高精度通风分析工具对方案进行快速评估、对比和筛选。将代理模型与优化算法结合后,可引导优化过程高效收敛到局部乃至全局最优方案。其次,本文建立了面向街区通风设计问题的情景归类模式和附属于优化设计方法各功能模块的备选工具库。将代理模型优化法分解为设计方案采样、样本通风性能检验、代理模型建构和设计方案优化四个功能模块。参考现有的大量研究成果,分别在各功能模块下引入多种备选工具,构成各模块的备选工具库。对于每个特定的通风设计问题,依据“联系气候生态、依托空间背景、综合政策标准、维护公共利益、考虑建设实际”五个价值导向维度和“聚焦核心变量、从单体到整体、约束复合参数”三个原则,确定其设计目标、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下一步,根据设计问题的目标数量、采样需求等特征信息,对其进行情景归类。在情景分类图指引下从各模块备选工具库中选择最适宜使用的工具,将各模块下的工具连接形成完整、有针对性的工作路径。最后,本文通过三个典型案例验证代理模型优化法在不同设计情景下的实用性。案例一是在街区更新背景下,探索如何尽量减小局部改造项目对街区风环境的负面作用。研究以广州某老旧街区为例,在其内部拆建地块上新建一栋建筑,通过调整建筑面宽、进深、高度和朝向四个设计变量优化设计方案。首先使用Box-Behnken方法对采样方案进行规划,以响应曲面模型拟合新建建筑设计变量与平均风速的关系。然后引入整体错误率和满意度函数来调控方案的鲁棒水平,以遗传算法筛选方案,从而确保优化设计方案切实可行。案例二以同一街区更新项目作为实验场域,探索了以提升街区内部数个人群密集活动点位的局部风舒适性、风安全性为目标的风环境优化问题。在该案例中研究结合拉丁超立方体采样法和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对建筑形态和多个测点处风速的关系进行拟合,将冬、夏季风环境局部舒适度和代理模型预测质量作为优化目标,最终使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获取不同鲁棒水平控制下的优化设计方案。案例三以某居住街区开发项目为案例,探索了以提升夏季通风环境和项目利润为目标的新开发街区的通风设计问题。研究使用参数化方法生成400个样本方案,对样本进行风场模拟后,使用高斯过程回归和渐进梯度回归树模型对街区形态参数与风环境指标的关系进行拟合;考虑到街区空间布局的复杂性,建立了多精度代理模型以平衡运算量和求解准确性,并利用进化算法对方案进行迭代,生成最终优化设计方案。以上三个案例在设计参数和优化目标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均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和鲁棒水平。这表明对于具有不同通风诉求、不同设计条件的街区通风问题,本研究所提出的通风优化设计方法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在情景归类模式的指引下,能够根据设计问题特征有针对性地在各功能模块下选取合理的工具并生成高质量的优化方案。同时,各类优化方案对于生态导向下的城市街区设计也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超快电子显微镜(UEM)结合了超快激光系统的超快时间分辨率和电子显微镜的纳米空间分辨率,能够可视化材料受超快激光脉冲激发后的超快动力学演化过程,用于研究材料的电荷输运、复合、电子-声子耦合过程,对于理解材料表面和内部能量转移转化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超快透射电子显微镜(UTEM)设备观测纳米金刚石受飞秒激光脉冲激发后的晶格变化过程,用以研究纳米金刚石内部电子-声子耦合机制、晶格热膨胀过
学位
第一部分:急性胰腺炎胰岛β细胞损伤及人胰腺Krt5+细胞的激活与分化【目的】观察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胰腺内、外分泌结构病理改变,及胰腺Krt5+细胞在ANP胰腺中的激活与分化情况。【方法】使用ANP人胰腺标本(N=6)与相对正常人胰腺标本(CON,N=6),H&E染色及电镜观察胰腺病理损伤及β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标记腺泡细胞及胰岛β细胞;TUNEL染色及Cleaved caspa
学位
第一部分替拉扎明在低氧环境下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目的:探索替拉扎明在常氧和低氧环境下对骨肉瘤细胞的作用。方法:使用三气培养箱模拟体内低氧环境,通过MTT、Transwell细胞迁移、细胞划痕实验探索替拉扎明对骨肉瘤细胞的影响,并与之在常氧下进行对比。结果:在低氧环境下替拉扎明作用后的143B、MNNG/HOS、U2OS三种细胞系在24 h的时间点均出现了明显的细胞活力下降,并且成剂量依赖性。
学位
目的:探讨Sig-1R(Sigma-1 receptor)对胰岛β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并在脂毒性条件下探讨Sig-1R对胰岛β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小鼠胰岛β细胞系MIN6细胞中,利用慢病毒载体转染技术建立稳定敲减及过表达Sig-1R的细胞株。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ig-1R对MIN6细胞增殖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基因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Sig-1R敲减MIN6细胞与空载对照组细胞之
学位
背景与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中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且发病率尚未见下降趋势。据我国关于胃癌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约30-40%的胃癌患者在就诊时病期已较晚,5年生存率不足10%。尽管随着治疗方案的优化和新的靶向药、免疫治疗的出现,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目前我国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仍不
学位
贵金属纳米线具有优异的机械、电学和光学性能,广泛应用于柔性透明导电器件、传感器和光热治疗等领域。由于贵金属纳米线的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散射性能好,如何将激光能量选择性地沉积到贵金属纳米线的连接部位,在不损伤贵金属纳米线的非连接部位,不改变贵金属纳米线位置的基础上,实现贵金属纳米线的原位、低损伤连接,是贵金属纳米结构功能化、器件化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实现贵金属纳米线的原位、低损伤连接为目的,通过理论
学位
高原寒区内冰川、积雪、永久性和季节性冻土广泛分布,水循环要素复杂,要素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流域内能量及水循环过程。加之高原寒区气候条件特殊,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且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受高程影响大。下垫面环境也不同其他地区,不仅冰川广布,而且在板块运动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下垫面结构,这些都使得高原寒区的水文循环及能量过程有异于其它地区。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原寒区冻土退化、冰川积雪消融加速,区域内的水
学位
边坡失稳导致的滑坡灾害是我国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合理地评估边坡稳定性和变形特征对滑坡灾害防治至关重要。边坡稳定性和变形特征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包括岩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荷载不确定性等。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变形预测依赖于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现场监测数据和计算模型。不确定性条件下根据既有数据和计算模型准确高效地评估边坡响应(包括稳定性和变形)十分具有挑战性。其关键难点包括:(1)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和监测数
学位
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有机-无机杂化的多孔材料,由于具有大比表面积、丰富的功能位点和可调节的尺寸和结构,在气体存储、分离和催化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MOFs材料在荧光传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MOFs具有精确、多样、可调、可设计的晶体结构,可设计功能位点实现特定的检测功能,而且MOFs作为固体材料可重复利用。发光金属有机骨架在荧光传感领域中已经实现了对离子、气体、挥发有机物、药物、生物分子
学位
蒸散发(ET)是联结地表水循环-碳循环-能量平衡的关键因子,研究其年际变化及驱动机制对认识气候演变及水循环变化规律、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ET与大气-植被-土壤耦合系统的关系复杂,且大尺度ET难以观测,当前人们对陆地ET年际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的认识不清。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基于多种来源的蒸散发数据集分析了陆地ET的年际变化规律及其受气候和植被变化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