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的表达变化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p2020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六周力竭游泳大鼠为模型,观察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探讨力竭运动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修复机制。材料与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力竭组(n=60)。力竭组进行6周力竭游泳训练后,选择即刻、4 h、8 h、12 h、16 h、24 h等不同时间点分别以冰上分离新鲜脑组织或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脑,前者经Western-Blot半定量分析运动后NF-κB、BDNF的含量变化规律,后者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观察NF-κB、BDNF的表达变化规律。全部实验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以(x|-)±s表示,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力竭组海马NF-κB含量在4 h开始升高(P<0.05),8 h达峰值(P<0.05),12 h-16 h开始回落(P<0.05),24 h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P>0.05)。力竭运动后0 h组与对照组比较,BDNF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4 h、8 h、12 h、16 h、24h组较对照组脑中BDNF表达明显升高(P<0.05)。(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对照组海马NF-κB的表达以细胞胞浆为主,细胞核内偶见表达,即刻组NF-κB表达仍以胞浆表达为主,核内表达略多,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4 h组细胞核内表达逐渐增多(P<0.05),并于8 h达高峰(P<0.05),随后12 h(P<0.05)、16 h(P<0.05)、24 h(P>0.05)各组核内表达逐渐减少。与对照相比,BDNF免疫阳性神经元则在24 h内持续表达且高于对照(P<0.05),12 h达峰值(P<0.05),12 h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大鼠力竭游泳运动可以活化海马NF-κB信号系统,后者可能与运动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②力竭运动诱导海马BDNF表达上调,从而产生相应的效应分子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也许,我
目的:研究Mel及其受体激动剂Neu-P11对FFA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相关因子AMPK、P-AMPK、ACC、P-ACC、瘦素、脂联素、脂联素受体1的表达及葡萄糖摄取能力和甘油三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