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指突出椎间盘、骨赘等压迫或刺激脊髓及伴行血管后出现损害平面以下感觉运动障碍,症状体征大多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肌张力增高、行走踩棉花感、病理征阳性、腱反射亢进等。多见于50-70岁老年患者。其发病机制主要有四大因素:先天性因素、动力性因素、机械性因素及血管因素。其中,颈椎不稳为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动力性因素之一。下颈椎不稳是指颈2-3节段及其以下的颈椎椎体间发生不稳。颈椎不稳被广泛认为是颈椎退变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选取了两组患者,一组为伴下颈椎不稳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组为不伴下颈椎不稳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过两组对比,目的在于探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有下颈椎不稳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1月到2008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接受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的109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47-78岁之间,平均(66.0±6.2)岁。所有患者均行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动力位X先摄像以及颈椎MRI检查。根据是否存在下颈椎不稳分将患者为两组:伴有下颈椎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不稳组,共35例;不伴有下颈椎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稳定组,共74例。下颈椎不稳的判断依据为颈椎X线侧位片或屈伸动力侧位片上相邻椎体间水平位移>3.0mm或成角位移>10°(图1)。选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神经功能状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改善率=(术后JOA评分一术前JOA评分)∕(17一术前JOA评分)*100%。记录所有患者脊髓信号等级及两组患者脊髓高信号的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由于症状的反复和出现新的脊髓压迫症状而再次就诊患者的例数和时间。记录患者病程和体征,包括感觉减退或者消失、Hoffmann征、Babinski征、腱反射。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行方差齐性和正态性检验。两组间的年龄、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病程、脊髓受压程度、体征数目的比较因不服从正态分布应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两组间性别和脊髓高信号的发生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与性别、年龄、术前JOA评分、病程、临床体征数目、脊髓高信号等级的相关性,检验水准α=0.05。结果:不稳组患者共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8.8±7.8)岁,稳定组患者共74例,男41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59.4±7.5)岁,两组在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组患者平均病程为(26.9±15.1)个月,稳定组患者平均病程为(17.0±9.9)个月,两组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23,P<0.001)。不稳组患者平均术前JOA评分为(10.0±2.5),稳定组患者平均术前JOA评分为(11.2±2.4),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2,P<0.001)。不稳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为(55.6±14.9)%,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为(69.0±18.0)%,两组患者术后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54, P<0.001)。不稳组患者出现感觉减退或者消失30例,Hoffmann征阳性28例,Babinski征阳性17例,腱反射亢进24例。每一位患者同时伴有的体征数量为1个的2例,2个10例,3个12例,4个11例;稳定组患者出现感觉减退或者消失49例,Hoffman征阳性52例,Babinski征阳性31例,腱反射亢进65例。每一位患者同时伴有的体征数量为1个的7例,2个38例,3个20例,4个9例。经两独立样本比较的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之间的体征数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79,P<O.001)。不稳组脊髓高信号发生率为74.3%,稳定组脊髓高信号的发生率为41.9%,两组患者脊髓高信号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35,P<0.001)。不稳组患者再次就诊时间及例数为21个月1例,23个月1例,25个月1例,29个月1例,31个月1例,35个月1例,40个月1例,再次就诊患者共7例,再就诊率为20.0﹪,平均时间为28.7个月;稳定组患者再次就诊时间及例数为42个月1例,73个月1例,再次就诊患者有2例,再就诊率为2.6﹪,平均时间为57.5个月。经两独立样本比较的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之间的再次就诊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653, P<0.001)。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得出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前评分、病程和临床体征数目有关,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前评分呈负相关,与病程及临床体征数目呈正相关。结论:相对于无颈椎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伴有下颈椎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高信号的发生率高,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低,可能与其术前JOA评分低,病程长,临床体征数目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