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井管柱腐蚀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le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田的开发过程中,H<,2>S、CO<,2>等气体在高温高压多相环境下会造成井下管柱及生产设备的严重腐蚀,给油气田开发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论文采用理论研究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调研分析了气井管柱腐蚀的机理,研究了H<,2>S、CO<,2>腐蚀机理以及CO<,2>与H<,2>S共存条件下对腐蚀速度的影响。确定了影响气井管柱腐蚀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值、CO<,2>分压、H<,2>S含量、Cl<->含量以及流速。在分析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气井腐蚀预测模型和方法研究。 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目前常用的腐蚀预测模型,利用挪威的Norsok模型和De Waard的腐蚀产物膜影响系数建立的腐蚀预测方程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中的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通过选取适当样本数据,进行样本训练,建立了适用于油田气井腐蚀环境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根据气井腐蚀机理和腐蚀预测模型编制了“气井管柱腐蚀预测和评价系统”,并用油田现场数据对程序和模型进行了测试。经过油田现场数据测试表明,利用Norsok-Waard模型预测的腐蚀结果比Norsok模型误差更小,达到了现场应用的要求。采用BP神经网络在小样本情况下误差较大,而采用SVM预测的腐蚀速率和腐蚀速率试验值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学位
该论文针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的岩性、物性、微观特征、渗流参数和动态信息特点,细分了流动单元,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研究了微构造和储层沉积微相,建立了油藏构造、砂
姬塬油田长9储层由于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底水发育且油水关系复杂等特征,改造难度大,前期改造措施对于油层较薄且具有一定隔层遮挡条件的底水油藏和与底水直接相连薄油层储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我国各主力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进行聚合物驱开发之前和开发过程中,数值模拟技术对开发方案的编制、调整和开发风险的控制都起着重
本文以现代油藏动态开发技术为基础,针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欢喜岭油田锦99块杜家台油层,深入研究地层、沉积、构造等石油地质特征,并对该区块的地质特点及开发开采现状进行了深入
凸轮轴作为柴油发动机配气机构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合,从而能够让配气机构顺利进行整个换气的过程,凸轮轴的加工精度、质量以及凸轮的型线直接影响柴油机的
摘 要:本文结合公司实际,探讨如何将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相融合的工作思路。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筑牢“三基”抓党建、开展特色主题活动、经营决策把方向、文化建设抓党建。  关键词:党建工作;经营管理;基层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012-02  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经济支撑,党员在国有企业中的使命是为党在经济领域做好工作。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