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雌性不育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已经开始,但早期研究大多仅限于胚胎学和细胞学层面。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大量应用,关于植物雌性不育基因的功能分析、特别是结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于植物雌性不育的深入研究,从分子层面揭示植物生殖生理上的障碍,对于理解植物不育的本质及调控机制,同时为植物雌性不育的农业应用提供可能。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对一份来自籼稻蜀恢202的雌性不育突变体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该不育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位于水稻第5染色体。因其表现出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