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侦探小说在欧美是最为畅销的文类。然而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侦探小说的文学地位才真正被批评家所承认。P·D·詹姆斯是蜚声当代英国文坛的侦探小说家,其作品在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之间的界限问题上引起很大争议。本文将文类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旨在考察詹姆斯对英美传统侦探小说的因袭与创新,并探讨其自成一体的叙事技巧。通过比较传统侦探小说与詹姆斯小说中的情节模式、人物模式、环境模式以及主题模式,作者进一步考察了詹姆斯传统侦探小说、尤其是英美侦探小说,与因循现实主义传统的英国小说之间的关系。 首先,侦探小说很好地体现了传统叙事理论当中故事和情节的区分。侦探小说的情节模式一逆构法,通过突转和发现的有效手段,充分说明了悬念艺术的生成方法。在传统侦探小说模式下,詹姆斯在其作品中适度重现犯罪故事,增加罚罪成分,推迟侦探入场时间,运用多重叙述和灵活的视角转换策略,从客观上为探索作品中人物心理真实提供了空间和技巧上的可能。 其次,侦探小说的价值还体现在其适时性。侦探作为英雄,是文化的象征和承载者。福尔摩斯代表了他所处的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对理性的崇尚、对科技进步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推崇。詹姆斯适时适度地将侦探带入后工业社会,赋予时代和人文特征。詹姆斯一改传统中侦探小说中木偶似的模式化人物描写,强调性格决定命运,关注个体生命,使人物塑造走向立体化。 面对英国国际势力的衰落、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充斥英国社会的虚无主义风气和自身的痛苦,詹姆斯的作品呈现出现代主义的道德视界,表达了作者的怀旧情绪。詹姆斯呈现的道德世界,不再是传统中好与坏、善与恶的简单二元对立,而是多元和复杂、歧义纷呈和模糊的。在后工业消费社会背景下、现代主义的荒原景象和怀旧情绪的交织中,詹姆斯试图借助侦探小说的形式探寻人类的道德重建和精神归宿。和维多利亚时期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一样,她对社会的观察细致入微。不仅仅限于“探罪”,詹姆斯对“犯罪”和“罚罪”问题的思考已表现出她不同于主流侦探小说家们的强烈的社会批评和道德关怀意识。 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詹姆斯像一位钢丝特技表演者,既关注侦探小说的娱乐价值,又兼顾其作为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她的侦探小说是一种“非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