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向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一种融合“80后”和“宅”两种热门标签的青年群体生活方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广大的青年“宅男”、“宅女”——“宅青”的生活方式常常被大众所误解,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青年男女也被贴上“问题青年”的标签,被冠以“消极”、“逃避”、“自闭”等评价。与此同时,学界对该现象研究的也不多见,与其所受的关注度根本不成比例,且多从社会问题的角度进行研究,指出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通过对不同学者关于中国“宅青”的论点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总结出了“宅青”的概念,为以后中国的“宅青”研究提供了概念参照。本文还运用生活方式理论分析框架,在生活方式社会变迁的规律下,从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三个生活方式构成要素的分析角度具体探讨了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关系的变化、家庭功能的演变以及相对应的社会意识层次、社会心理层次、个人心理层次等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对当代青年生活方式的影响,得出“宅青”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宅青”生活方式是青年人特定时代下产生的一种心理共鸣;“宅青”生活方式的产生的利弊影响等结论,最终达成对“宅青”生活方式的一个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