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注入方式对钢坯温度响应特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钢铁的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是一个重要问题。加热炉是钢铁生产中主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加热炉热过程是一个包括燃料燃烧、传热、流动等复杂的过程。在实际的加热炉内,热能进入钢坯的方式通常是不均匀的。为了定量地分析确定这种不均匀性对钢坯内部温度分布和升温速度的影响,研究不同能量注入方式下钢坯的温度特性,为更好的组织加热炉内复杂的燃烧和传热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点、线、面三种最基本的能量注入方式结合钢坯非稳态导热的原理建立钢坯传热数学模型。采用分离变量法和傅立叶级数展开等方法求解钢坯热过程传热模型,获得了钢坯非稳态导热的精确分析解,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钢坯热过程数字仿真系统。和文献实验、FEMLAB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钢坯热过程数字仿真系统的有效性、经济性、准确性、迅速反映钢坯内部及表面温度场等功能。 针对不同能量注入方式、不同热流密度、不同加热时间以及不同热物性参数等影响因素,分析钢坯的温度响应特性。研究表明:三种能量注入方式引起的钢坯内部温度分布特点各不相同,面热源能量注入方式的加热均匀性和加热速度要优于点、线热源能量注入方式。设定物体体积的63.2%达到1200℃时的加热时间为特征时间,在相同物性参数和热流密度条件下,点、线、面三种能量注入方式下加热钢坯的特征时间分别为78039s、66876s和49392s,面热源模型的加热速度分别是点热源模型和线热源模型的1.58和1.35倍;在相同能量注入方式和物性参数条件下,进入加热正规期后,钢坯断面上的温差为定值,该值与表面的恒热流密度成正比;当物体的p·c<,p>为一定值情况下,热导率与特征时间成反比,热导率取值在大于30W(m·K)时,特征时间趋于定值。
其他文献
本文以解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烧蚀与发汗冷却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一维稳态非热平衡发汗冷却问题的解析解研究。通过解析解,研究了影响发汗冷却的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引进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完成每一个医疗业务都需要多个异构系统之间的集成,整体上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集成网络环境。由于每一个医疗环节随时都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系统集成故障,进而使得医院整体信息化系统运行受阻乃至停滞,对医疗业务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因而如何实时监控医院集成网络环境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快速定位系统集成故障,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集成引擎是实现
本文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Al-Li合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强磁场条件下Al-Li二元合金凝固组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利用强磁场控制该合金凝固过程的可行性。 本研究分别进行了均恒
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DCS 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厂建立了涵盖火电厂生产全过程的“数据宝库”。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宝库”中的数据,发现数据中蕴藏的有用知
本文报道了5磺基水杨酸苯氧基硼酸锂(LiB(SO3)C6H3(O)(COO)OC6H5)的合成及其在乙烯碳酸酯(ED)/二甲基碳酸酯(DMC)及丙烯酸酯(PC)/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溶剂中电化学性能的研
期刊
为降低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电极中铂的载量,本文建立一种新的薄电极制备技术(TEFT),制备了表面平滑、颗粒分布均匀的低铂载量电极.结果表明当电极的铂载量为1mg/cm
社会对中产阶级的评判标准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中已经出现了中产阶层崛起的趋势.“被中产”现象与统计方法的选取、收入之外的客观原因、比较对象等方面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就有关于水循环计算的程序,但这些程序都存在功能单一、适用面窄、用户界面不友好、人机交互能力不强等缺点,不能适应当今轧钢加热炉
空气源热泵能够灵活适应负荷的变化,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居住建筑中。但是空气源热泵还有些问题,如制冷和制热时的COP比较低,较大的送风温差以及明显的吹风感影响人体舒适性,还有无
越南海关最近表示,越南2016年天然橡胶出口量或下滑12%,至100万t左右,因该国承诺将削减供应和稳定胶价。此前越南已经与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达成共识,将削减橡胶供应。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