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隐喻复合词的认知理据分析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sda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索绪尔以来,词汇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人们不再满足于对词汇形态的描述,而是力图寻求其形成背后的认知理据。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力图对隐喻复合词的理据进行分析,并对隐喻复合词的形成和形态作出解释。 本文第一章是对隐喻和隐喻复合词研究的概述。文章回顾了隐喻研究的历史,以及造词法和构词法研究为重心的传统隐喻复合词词研究概况,并介绍了在认知语言学影响下,隐喻和隐喻复合词研究重心所出现的认知转向。 隐喻是人类的认知工具,同时也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造词法。隐喻复合词的形成受到社会文化,语言,认知等多种因素的驱动。本文第二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造词的理据进行了分析。隐喻复合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抽象概念,利用隐喻特征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同时也可以填补词汇空缺,达到精练、生动的表达效果。 本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隐喻复合词的构词形态以及认知理据分析进行了分析。隐喻复合词的形成方式可分为词汇隐喻词汇化和成份隐喻词汇化,隐喻是其形成的重要理据。尽管复合词的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可以通过认知语言学对其进行概括性的解释。总的来说,隐喻复合词的构成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概念的激活,便于人们对词汇的加工和理解。其激活的途径有二:第一是通过背景/图形结构突出焦点,即通过喻体(本体)提供背景,从而使作为图形的本体(喻体)更加显著,加强概念的激活;第二是通过语义的相似或联想进行扩散式激活。隐喻复合词的构成与心理词库的结构相一致,二者都是通过语义的相似或联想建立起两个相邻单位的联系。这种结构上的相似性将有利于激活
其他文献
有效地模拟森林灭火弹的灭火效能,可以为森林灭火弹的使用和研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根据森林灭火弹的布放特点建立森林灭火弹灭火效能计算模型,定义了灭火弹覆盖范围和不同
本文通过重点分析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土地制度及其在该时期制度的改革历程,为城市土地制度的后续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土地制度从无偿划拨逐
目的从毒性病理学角度了解双酚A(BPA)对小鼠睾丸组织病理损伤的作用,为研究BPA毒性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用108只SPF雄性CD-1小鼠,称重后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0、100、300
<正>1948年,作家丁玲完成以农村土改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河北省涿鹿县城东的温泉屯为原型,她创造了一个"暖水屯"。在丁玲笔下,桑干河是土地的滋养者、革
称谓语的得体使用对于交际者的意义重大,因而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称代现象广为研究。为了系统解读说话者称谓语的使用规律,本研究通过分析《红楼梦》前80回中平儿所用的全部称
从二十世纪后期开始,全球车辆行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各个国家及地区的企业已经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车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由产品质量的竞争转向为产品价格的竞
【目的】 从云南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云南藏族和纳西族地区习用的4种高原植物药中筛选具有辐射防护作用的药物。 【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被分为五组:正常对照、放疗对照
网络教育已经在全国很多高校开展起来,逐渐成为高等院校教育的一个分支,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等形式一样,皆有其长短,它们相辅相成,不可替代,正是基于此,才使我们的教学方式由“单行道
近几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严重,为有效缓解广大人民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保障人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国家相继建立基本养老、企业和职业年金等多层次养老体系,不断
本文运用新型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分析了影响出口贸易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提供了有益的定量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