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组织对失独家庭的帮扶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推行城乡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红利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多子女、家族式的传统家庭结构也经历了一次裂变过程,上亿个独生子女家庭产生。随着社会现代化推进,社会风险系数不断提高,当子女遭遇疾病或意外不幸死亡,失独家庭形成,失独父母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弱势群体。当前我国失独家庭已过百万,尽管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但过去四十年"一胎化"政策主导下形成的独生子女家庭依然存在"失独"风险,因此,我国失独群体的数量和规模在一段时间内仍在增加。失独问题是一种社会性问题,失独父母面临着经济、情感、社交、养老、再生育等多层次困境与难题,而我国相关政策制度支持力度有限,扶助内容单一且配套政策存在地域性差异,公办、民办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无法满足失独群体特殊性诉求,全社会关于失独家庭的帮扶体系和关怀氛围尚未形成。而近年来我国民间组织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协作能力、社会参与度以及民间支持度都有所提升,凭借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和渠道优势,民间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介入失独家庭帮扶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石家庄等城市,一些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已经陆续开展失独群体帮扶和救助行动,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支持力量。结合上述分析,文章提出四项策略以构建及完善民间组织帮扶路径,即农村和城市失独家庭、暂时性和永久失独家庭的分类帮扶以确保服务递送的针对性和高效率;社会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社工和失独自建组织等民间资源有效整合配置以供给长效化心理援助;寺庙养老、家庭养老、慈善养老等社会化养老模式探索以构建公益化养老体系;民间组织与政府、企业力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援助以广泛凝聚社会参与力量。综上而言,文章以民间组织为主体进行失独家庭帮扶研究,围绕"帮扶必要性分析-可行性分析-路径分析"的逻辑结构,深入探索我国民间组织参与失独家庭帮扶工作的背景、意义、优势、实践、路径构建及完善,拓展民间组织在失独家庭帮扶领域中的活动空间,进而为失独家庭提供专业化、高效化、多元化的民间援助和支持。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便利化的大背景下,总部经济是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新鲜事物,它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提升、地区间的合作交流、本土经济的发展都有深层次的意义,因而许多
群文阅读是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实现阅读效率的提升和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多篇文章,能够帮助他们实现阅读水平
期刊
随着《零零后》压轴人物——柔柔和池亦洋的出现,家庭教育该怎么开展这个话题再次被推上了热搜.简单介绍一下:《零零后》是一部纪录片,自2006年开始,摄制团队在一所幼儿园用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教师方法的指导是关键.只有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当前全球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其自身的魅力和能量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大冲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国,“互联网+”由一个模糊的理念逐渐清晰,再慢慢发展上升成了国家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