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的关联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bue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提高产量一直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产量是穗长、穗粗、百粒重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基础复杂,解析产量相关性状及其配合力的遗传基础对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48份玉米自交系和400份F1为试验材料,利用基于GBS技术获得10,684个多态性SNP位点,通过两年两点试验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及其配合力进行全基因关联分析,挖掘显著关联的SNP位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自然群体和F1群体中,产量相关性状都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联合方差分析表明,产量相关性状及其配合力基因型间差异均极显著,6个产量相关性状的广义遗传率在59.67~80.28%,大小依次为粒长>穗长>百粒重>粒厚>穗粗>粒宽。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的遗传率在51.26~76.28%,大小依次为粒厚GCA>粒宽GCA>穗粗GCA>穗长GCA>粒长GCA>产量GCA。  2.四个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共检测到21个SNPs,表型贡献率在11.36~28.14%之间。在保定环境下检测到5个SNPs,辛集环境下检测到16个SNPs。粒长在四种环境下仅检测到1个SNPs,分布在2号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6.12%;粒厚检测到6个SNPs,分布在chr2、chr3、chr4、chr5、chr6和chr7,其单个SNPs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1.36~28.14;检测到控制粒宽的SNPs4个,分布在chr1、chr3和chr7,单个SNPs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6.11~26.32%;分别检测到7个和3个SNPs与穗长和粒厚显著关联。共检测到与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有关的SNPs49个,单个SNPs解释的表型变异变化范围在9.26~21.25%之间。其中,与粒厚GCA显著关联的SNPs为35个,分布于1~10号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的变化范围为9.26~15.38%;穗粗GCA的关联位点为37个,粒长GCA、粒宽GCA和穗长GCA分别检测到了2、2和12个SNPs,单个SNPs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在11.25~17.26%。  3.利用各性状的最优线性无偏预测(BULP)值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47个与产量相关性状及其配合力显著关联的SNP位点。  4.对比BLUP值和原始数据定位结果,找到9个一致性SNPs,且多次被检测到,进一步挖掘候选基因,得到16个可能与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相关的候选基因。  5.研究中未找到一般配合力和对应的产量相关性状一致的SNPs,表明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基础与其对应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本研究检测到的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为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比与产量相关性状和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显著关联的SNP位点,为解析一般配合力与其对应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TOR(雷帕霉素的靶标)激酶在酵母、植物、动物和人类进化中是一个保守的主调节因子,它整合营养和能量信号来促进细胞增殖和生长,TOR信号通路与生物的很多生理机能密切相关,如细胞
试验于2011-201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园进行。以荃银2号抗虫杂交棉为材料,研究了控失肥对棉花的理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探讨控失肥对棉花的生理机制,为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干物质积累三个处理的总干物质积累动态曲线呈“S”分布,各处理变化趋势一致,苗期到初花期各处理无明显差别。盛花期到吐絮期各处理间差异较大。3个处理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在初花至盛花期干物质积累
植入式社区公益广告项目面向全国推广以来,已让众多小本创业者成功赚钱。江西的老马做过很多生意,开超市做销售跑药品赔多赚少,沦落到靠开出租车维持生计。多次创业失败已让老婆对他失去信心,这次的学费是和老婆吵架“抠”出来的。针对他的特殊情况,推广人希望老马亲自来山东面授学习,当面验证项目真假,承诺如有不实赔他10万,但因经济拮据老马选择函授学习。  项目推广老师要求老马用一周左右时间做初步市场调查,建立潜
棉花叶片的早衰直接导致棉株的早衰,而棉花早衰必然伴随棉花纤维强度降低、纤维整齐度下降、纤维长度变短,从而导致纤维的成纱质量降低。因此,研究棉花叶片早衰机制,对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纤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棉花叶片早衰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蛋白质组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利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鉴定的蛋白组学方法,对两个棉花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提取早衰材料中棉所10号和不早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人多地少,使得粮棉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缩短棉花生育期,进行棉花早熟性研究尤为重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而棉花早熟及纤维品质性状QTL的定位研究,可为棉花熟性和纤维品质研究及短季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短季棉早熟品种中棉所36和一个海岛棉渐渗系G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