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1基因参与调控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乳蛋白的合成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vi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善奶牛的泌乳性能,提高奶牛的泌乳产量,一直以来都是奶牛遗传育种工作者的目标。有研究表明,MEN1基因可以通过影响垂体的功能、抑制催乳素启动子活性、催化ERα激活等方面,而对乳腺发育和性能的改善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MEN1(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基因,是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综合征的关键致病基因,其表达的蛋白menin不仅可以与大量关键转录因子相互作用,通过表观遗传方式调控其靶基因的转录和细胞表型,也可与大量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因子相互作用,广泛参与机体正常发育和代谢的平衡稳态调节。本研究拟以MEN1基因作为奶牛泌乳重要候选基因,研究其在奶牛乳腺泌乳过程,尤其是在乳蛋白合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PI3K/Akt/mTOR和JAK2-STAT5信号通路作为乳腺中调节乳蛋白合成的重要信号途径,研究MEN1基因对其信号通路内因子的调控作用对于研究该基因对乳蛋白合成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为模型,构建及瞬时转染重组质粒pEGFP-C2-bMEN1,进行MEN1基因过表达实验;应用RNAi的方法瞬时转染细胞后,进行MEN1基因表达抑制实验。后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技术,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与乳蛋白合成相关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变化,在mRNA水平检测主要酪蛋白之一κ-酪蛋白基因CSNK的表达变化;同时,选取干奶期及泌乳峰期的奶牛乳腺组织,qRT-PCR技术检测不同泌乳时期乳腺组织内MEN1基因及乳蛋白合成相关信号通路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关系。通过体外试验和体内验证的联合,寻求MEN1基因的表达对奶牛乳腺内乳蛋白合成的调控关系,从而为奶牛乳腺泌乳调节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遗传改良奶牛乳品质和乳产量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的重组质粒pEGFP-C2-bMEN1在MAC-T细胞内成功表达,并在转染24h后检测发现MEN1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2)qRT-PCR检测发现,MEN1基因的过表达可在mRNA水平显著降低包括Akt、mTOR、S6K1、4E-BP1及STAT5在内的与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MEN1基因过表达也同时有下调包括Akt、mTOR、S6K1在内的蛋白表达(P>0.05)的趋势;而MEN1基因低表达则表现出相反的调节作用。(3)在MEN1基因过表达条件下检测发现,作为主要酪蛋白亚型之一的κ-酪蛋白基因CSNK在mRNA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MEN1基因的低表达则能显著上调CSNK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P<0.01)。(4)在体内奶牛乳腺组织的研究结果显示,泌乳高峰期乳腺组织内MEN1基因的表达量低于干奶期乳腺组织内的表达;而与干奶期相比,泌乳高峰期的乳腺组织在mRNA水平不仅存在较高水平的酪蛋白基因表达,包括CSNB(P>0.05)、CSNAS1、CSNAS2、CSNK(P<0.05),同时也有更高水平的信号通路内基因包括Akt(P<0.05)、mTOR、S6K1、4E-BP1及STAT5(P>0.05)的表达,这与我们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所研究的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MEN1基因可通过负向调控包括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JAK2-STAT5信号通路在内的与乳蛋白合成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参与负向调控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乳蛋白的合成。
其他文献
运用PCR扩增和基因序列测定技术对脂联素(adiponectin)基因序列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进行序列分析、变异位点与猪肉质性状相关性分析,其结果如下:1.检测到脂联素基因序列有两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人兽共患病。最早于1976年在刚果(金)埃博拉河流域的苏丹南
炼焦过程析出的挥定性产物粗煤气中含有许多化合物,针对焦化产品的回收和精制,阐述了粗煤气初步冷却、焦油和氨水分离、煤气脱焦油雾等技术问题.
本试验以从五龙鹅肠道分离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oxalicumCurrie&Thom)为试验材料,选用解磷巨大芽孢杆菌为对照菌株,在以骨粉、CaHPO4、Ca3(PO4)2为磷源的培养基中,对草酸青霉F
【摘要】多媒体教學目前已经成为集成电路教学的主要方式。本文结合集成电路工艺课程的教学特点,对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工艺设计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借此提高集成电路教学的质量,为以后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其它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提供可以借鉴思路。  【关键词】集成电路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工艺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
随着2005年禽流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作为中国传统香料的八角茴香由于含有抵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成分——莽草酸,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以莽草酸为原料生产的药物“达菲”又是最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两种治疗药物之一。本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查询、整理,对莽草酸的植物资源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通过传统提取植物八角茴香对莽草酸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摸索,并将纯化工艺应用于新探索的枫香树叶,以期对莽草酸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