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钢管混凝土组合短柱偏压承载力试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uo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高耸、重载方向发展,结构底部竖向构件承受的轴向荷载越来越大,按照传统设计思路,即使采用轴向抗压承载力较高的高强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或钢骨混凝土柱仍不足以完全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因此以承担重载为目的,研究新型的组合柱设计方法成为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在近期提出的重载组合柱形式中,钢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受到了人们的较多关注。该新型组合柱以钢管混凝土柱为基础,通过在截面中部增设钢骨提高构件的轴向承载力和改善延性。从概念上这是一种理想的重载组合柱形式,但由于针对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研究工作尚处于初期阶段,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均不充分,在承载力计算、延性性能及节点连接等诸多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本论文依托“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项目,主要针对钢骨—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承载力进行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以研究完善该新型组合柱的设计方法。本文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①基于试验的钢骨—钢管混凝土短柱偏压极限承载力研究。针对不同的混凝土的强度、配骨指标ρ和套箍指标θ,设计了6个钢骨—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通过单调静力加载,研究了混凝土强度、配骨指标ρ和套箍指标θ对钢骨—钢管混凝土短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受压区钢管纵向应变达到受压屈服前,平截面假定成立;钢管局部屈曲是导致构件丧失偏压承载力的关键因素。②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的钢骨—钢管混凝土短柱偏压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首先采用ANSYS分析软件,建立了与试验试件相对应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对实验试件的数值模拟,调校了有限元分析中参数取值及分析方法;通过改变混凝土强度、配骨指标ρ、套箍指标θ以及偏心率等参数,对钢骨—钢管混凝土短柱偏压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显著性进行了检验。主要结论为:偏压承载力随着混凝土强度增大而增大,但其变形能力将下降;增大配骨指标ρ或套箍指标θ,均可有效地提高偏压承载力和延性;套箍指标θ对承载力影响最显著;③钢骨—钢管混凝土短柱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初步探讨。对相关文献中基于数值模拟的偏压承载力公式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实验数据校核,初步探讨了采用叠加理论(钢管混凝土与钢骨的规范公式进行叠加)并考虑钢材塑性区折减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该方法对估计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偏压承载力具有足够工程精度;同时探讨了基于条带分析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建(构)筑物向高、重、大、深方向的发展,对桩基承载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并逐渐向大直径深长方向发展,但针对灌注桩承载机理的研究还远落后于工程实践需要,特别是对于大直径深
洛克沙胂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畜禽养殖业饲料添加剂,在动物体内基本不被降解,会随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进入土壤和水环境中,导致潜在的砷污染。希瓦氏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在土壤、海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冬冷夏热地区,建立住宅建筑节能技术集成体系,是实现大量性住宅建筑在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作为建筑学背景而跨专业研究的
钢筋的腐蚀是一个电化学反应过程,在该过程中混凝土是电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混凝土的电阻率对钢筋的腐蚀速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钢筋混凝土锈蚀损伤形态是锈蚀混凝土
近几年来,消能减振技术不断在工程界得到应用,其优势逐渐显现,而研制和开发各种简便实用新型消能减震装置以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已是必然趋势。铅阻尼器作为金属耗能器中的一种,其耗
随着钢结构在工程实际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深入研究钢框架端板连接组合节点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主要对端板连接钢框架工字形梁柱组合节
用水定额是实现城市节制用水的重要手段,是衡量和考核用水情况、合理评价用水水平的依据,对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河北省水量型缺水和水
塑性设计方法考虑结构材料的非弹性变形,充分利用材料屈服后的强度,反映了结构整体的实际承载力,并能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结构的滞回耗能是由结构的非线性变形引起的,可用以衡量
爆破荷载作用下边坡岩体的损伤破坏,将影响岩体的完整性和工程安全,增加后期的加固成本。因此,岩体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损伤特征及其控制研究是岩土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现场边坡爆破损伤试验,采用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对边坡岩体测试孔进行了爆前、爆后摄像,比较了爆前、爆后图象裂隙变化范围,并结合数字图象分析技术与Matlab计算功能,依据盒维数计算原理的Matlab的计算程式,对图象裂隙的盒维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