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课堂话语是外语教学中学生获得可理解性输入的主要来源,是英语课堂教学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与其他科目的课堂教师话语有所不同。教师课堂话语在给学生传播知识,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并且促进目标语习得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话语引起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国内较少有学者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进行研究。该论文为了丰富初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研究以Long的交互假说,Krashen的可输入假说,以及Swain的输出假说为指导,试图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现阶段教师课堂话语有什么样的特点?(2)课堂互动的现状是怎样的?(3)教师课堂话语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首先,作者对深圳市某中学初二年级三位英语教师的教学课堂进行大约三个月的课堂观察与录音,并转录课堂录音,然后对其所带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三位英语教师进行访谈,最后从师生语量、教师提问、师生交互调整和教师反馈这四方面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进行探究。作者得出以下发现:(1)与学生话语量相比,教师课堂话语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占着较高的比例。教师仍然主导着课堂话语权,学生的课堂话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2)教师给出的展示性问题的使用多于参考性问题;而且大多数时候,提问后教师给学生1-2分钟的等候时间。(3)在教师反馈方面,积极反馈的使用多于消极反馈。根据研究,教师课堂话语还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的反馈过于单一;(2)当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倾向叫较熟悉的学生,没有给班里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依据以上发现和问题,作者给出四条教学建议:(1)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用目标语进行交流。努力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2)在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中,教师应多使用参考性问题,引出学生更多目的语的输出;(3)给予学生平等的机会,尊重个体差异性;(4)进行多样化的反馈方法,让更多积极的反馈方式进入初中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