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醇解法生产碳酸二甲酯的催化精馏过程设计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o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酸二甲酯(Dimethly Carbonate,简称DMC)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种用途广泛的绿色基础化工原料,近十年来,全世界的产量增加了近20倍。1992年DMC在欧洲被登录为非毒性化学品,大大推进了DMC的应用进程。本论文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尿素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子模拟计算了尿素和甲醇分子的电荷分布情况,结合有机化学理论分析和验证了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尿素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机理及其可行性。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尿素醇解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结果显示第一步尿素同一分子甲醇反应生成氨基甲酸甲酯(MC)的反应是热力学上有利的,而第二步氨基甲酸甲酯同甲醇的反应在热力学上不利。根据中试实验数据,进行了尿素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整体流程设计。该流程包括尿素溶解、催化精馏、常压提浓、加压精馏、常压精馏、氨回收、甲醇回收以及结晶物的处理工序。文章主要针对在该工艺过程中关键的工序-催化精馏系统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对改进型催化剂进行了中试验证和操作条件的对比优化;对中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讨论,提出设置两个不同结构的反应器复合的反应段、侧线采出碳酸二甲酯和甲醇的共沸物、延长降液管停留时间、采用热水冷却,提高塔顶冷凝器的冷凝温度,以延长操作周期等工业化设计思路;进行了全过程的流程模拟计算,模拟数据与中试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尿素和甲醇在固体碱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碳酸二甲酯,并通过常压精馏-加压精馏-常压精馏分离制取碳酸二甲酯的流程可行。
其他文献
我国稀土(Rare Earth)资源非常丰富,它们在化工、冶金、陶瓷、材料等不同领域应用都是十分广泛。稀土一直就被人们誉为“工业维生素”,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因此,加强稀土元素测定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荧光光度法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微量元素的测定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研究了荧光光度法测定镧(La)、钇(Y)、铕(Eu)的研究。全文分为如下部分:1
  西方教育史学史是教育史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有助于拓宽西方教育史研究领域,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反思。本文从五个方面对2000-2015年西方教育史学史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研究
  20世纪30至40年代,时人对高校入学考试资格的限制颇有争议,当时入学考试还存在范围窄,难度大,与中学课程标准分离;评分宽严不一;考试标准各校迥异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
会议
  圣约翰大学曾以其西化的理念、严格的管理、严谨的学风、高标准的办学质量,骄人的办学业绩誉满近代教育史,形成了所谓的“圣约翰办学模式”,所属的圣约翰医学院在生源招考、
  本文考察了20世纪初至二战前德国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状况。德意志帝国时期已有一批教育学家出于各自目的对杜威教育思想有所吸收,尤其表现为以民族主义观对杜威著作进行
会议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的手工艺逐渐发展出陶器、青铜器、玉器、瓷器等,表现出很高的成就,其背后都凝聚着一种“工匠精神”。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
  日本现行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是随着战后教育改革,适应社会发展而逐步地、分层次地形成的,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文章分析了战后日本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初创、发展、完善的过程
  20世纪初期,职业教育的归属问题成为美国教育变革过程中极具争议性的焦点问题之一,支持建立独立职业学校的大卫·斯内登与支持综合教育计划的杜威,更是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几番
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耦合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的物质设计了许多新的检测方法用于电化学检测肿瘤标志物。这些方法具有成本低、便携、可靠和多通道等优点,尤其是当与微流控设备一起使用时能够精确地检测血液、尿液、唾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的含量。随着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的深入,新的信号放大的策略用于电化学免疫分析当中,以降低传感器的检测限。多酶标记的金属纳米颗粒、磁性微球和碳纳米管的使用使得信号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