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后,世界整体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紧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胀、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依赖加工外贸拉动经济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面临巨大威胁和挑战,这引发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需求;西部大开发战略下,重庆被赋予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定位,这亦要求重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产业转移不仅是发达地区“腾笼换鸟”战略的主要手段,也是欠发达地区通过引进外部优势产业升级本地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重庆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实现产业优化为重点进行研究,不仅在学术上提供了一个区域产业转移实证案例,对于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实践活动,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在参考国内、外产业转移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了重庆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选择重点,并提出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和几点对策,主要研究结论为:①建立区域经济梯度指标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31个省市区域细分为5个区域经济梯度,结合东部产业转移动因和重庆利用内资来源区域,将重庆产业承接转移地确定为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上海这五省一市,并引入区位商及其拓展模型,实证得出东部地区纺织业、木材加工制品业、家具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具有转移趋势;②在简析重庆产业结构现状基础上,通过建立重庆产业竞争力指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实证得出重庆纺织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具有明显承接优势;③在比对东部转移趋势产业与重庆具承接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参考学者研究所得的西部地区具有比较承接优势的产业和重庆“十二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得出重庆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重点承接产业在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等;④考虑到重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圈、两翼”产业布局思路与重庆六大支柱产业规划,重庆可在重点承接产业中培育和发展汽车摩托车、笔记本电脑、综合性轻纺食品等行业,形成集群优势;从承接产业结构、投资环境、自主创新、产业集群承接模式4个角度提出重庆产业结构优化对策。本文在研究方法创新、服务业承接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量化分析上存在着不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