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郁调神汤对卒中后抑郁症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8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舒郁调神汤对卒中后抑郁症气滞血瘀型患者血清皮质醇,5-羟色胺(5-HT)治疗前后的变化水平的影响,评价舒郁调神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为该药的临床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课题以气滞血瘀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单盲随机法分为舒郁调神汤治疗组、解郁安神颗粒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舒郁调神汤、对照组口服解郁安神颗粒,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量表、Barthel指数积分法)、中医症候评分,检测血清皮质醇(C),5-羟色胺(5-HIT)用药前后的变化。 结果:两组抑郁症状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17例、进步5例、无效2例,对照组基本痊愈3例、显效13例、进步7例、无效7例,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别在α=0.05水准上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基本痊愈5例、显效17例、进步6例、无效2例,对照组基本痊愈3例、显效12例、进步7例、无效8例,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别在α=0.05水准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治疗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6例,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别在α=0.05水准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HAMD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中医症候评分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在α=0.05水准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 C、5-HT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C、5-HT水平在统计学上无差别(P>0.05),但治疗组血清中C的含量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在α=0.05水准上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中5-HT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在α=0.05水准上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舒郁调神汤能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降低血清皮质醇(C),提高血清5-羟色胺(5-HT)在血清中的含量,可能是该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卒中后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笔者执教二十年有余,却发现越来越不知该如何教小孩子了.《悯农?其二》有两句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历来我给小孩子讲要珍惜粮食的道理,希望在孩子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
微课是教育教学信息化背景下一种开展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和途径,能有效促进师生的教学活动.文章首先从职业情景中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深度思考,设置悬念.然后以游戏和微课为依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过程将直接影响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能力.而在众多的实验教学方法中,探究式实验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两个年级在学生进行调查,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内实训课程教学实践效果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并
对我校计算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研究表明,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权,对基本的学习方法不了解,归根到底是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对学习的茫然,对于如何提高《数
作为教育者,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应该“与众不同”.在人们的心目中,学生听教师的话,学生成为“学习者”,就可以实现学目标.在学生的心目中,自己“学的
养殖场是饲养动物的场所,也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设施,动物规模化养殖场只有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才能有效地防止动物疫病,确保饲养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实现较好的经济效
采用硫化铵快速分解硫磺试样 ,在 1 6.56mol·L- 1 NH3·H2 O— 0 .2 1 mol· L- 1酒石酸钠— 3 .0 1× 1 0 - 4mol·L- 1 Pb— 1 .50× 1 0 - 2 mol·L- 1 EDTA— 0 .1 2 mo
职业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以及个人素质的养成,尤其是体育这种素质教育学科,激发学生兴趣是最重要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逐
本文利用两例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个案,结合班主任本人的自述,比较分析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程度,突出表现及形成的原因.由此,本文提出小学班主任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制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