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微生物促进创伤后皮肤与毛囊再生的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Wound induce hair Neogenesis(WIHN).是哺乳动物罕见的创伤后皮肤与毛囊再生模型。在小鼠或兔子背部大面积的全层皮肤创伤及伤口愈合后,瘢痕中央会再生出具有完整结构与毛发周期的毛囊,而非只有瘢痕组织。这些毛囊会诱导周围产生脂肪细胞,使得伤口中央的皮肤恢复正常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此毛囊再生模型可以给人类皮肤再生医学带来新的见解。伤口愈合中重要的参与者:皮肤微生物对于皮肤再生的影响仍然缺乏研究。本课题通过不同梯度的皮肤微生物水平来研究其对皮肤与毛囊再生的影响,并揭示其内在的生物学机制,为创伤与秃发病人带来新的治疗方法与希望。方法1.皮肤微生物对于小鼠创伤后完全性皮肤与毛囊再生的影响使用不同皮肤微生物梯度的小鼠:①无菌(GF)小鼠、②无特定病原微生物(SPF)小鼠、③皮肤局部使用抗生素的小鼠、④外源性加入细菌小鼠的损伤后再生模型,来检测微生物对于皮肤再生的影响。使用16SrDNA测序检测小鼠皮肤微生物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以及细菌的种属分类,筛选出诱导再生能力最强的菌群。2.皮肤微生物对于小鼠创伤后皮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不同皮肤微生物梯度小鼠伤口处免疫细胞特别是对于皮肤再生关键的YδT细胞,M2巨噬细胞浸润情况。检测关键的免疫信号Myd88,IL17来确定微生物是如何通过免疫微环境调控皮肤和毛囊再生的。3.皮肤微生物促进小鼠创伤后完全性皮肤与毛囊再生的生物学机制筛选微生物相关信号受体IL1R、IL36R、TLR2、TLR3的基因敲除鼠来确定皮肤微生物发挥促进再生的关键受体。筛选MyD88,IL-1α,IL-1β,IL17A基因敲除小鼠来确定促进再生的关键上下游信号。4.皮肤微生物对于人皮肤愈合的影响在6名志愿者的左右侧腘窝处皮肤创造小型伤口,并在一侧使用抗生素软膏另一侧使用凡士林进行对照。检测两侧伤口的愈合速度,微生物变化情况以及干细胞和再生信号的表达。结果1.皮肤微生物对于小鼠创伤后完全性皮肤与毛囊再生的影响与SPF小鼠对比,无菌小鼠的毛囊再生数量最少(倍数=-17.9,n=13,p=1.9×10-6),皮肤局部使用抗生素小鼠的毛囊再生数量次少(倍数=-7.9,n=10,p=8.4×10-5),外源性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的毛囊再生数量最多(倍数=3.3,n=12,p=7.5×10-5)。2.皮肤微生物对于小鼠创伤后皮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皮肤微生物的丰度与多样性的增加会增加伤口处γδT细胞与M2巨噬细胞的浸润,诱导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增高。Myd88和IL17信号能促进微生物诱导的免疫细胞的浸润但IL17信号对皮肤再生并不重要。3.皮肤微生物促进小鼠创伤后完全性皮肤与毛囊再生的生物学机制角质细胞依赖的IL1R基因敲除鼠,IL-1β基因敲除鼠和Myd88基因敲除鼠皮肤与毛囊再生能力减弱,且不能被外源性细菌促进再生。4.皮肤微生物对于人皮肤愈合的影响无污染伤口使用抗生素后愈合速度减慢,再生相关信号表达降低。结论1.皮肤微生物对于小鼠完全性皮肤和毛发再生有促进作用。2.皮肤微生物通过Myd88信号促进免疫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3.皮肤微生物通过IL-1β,角质细胞依赖的IL1R-Myd88信号促进再生。4.对于小的非感染伤口,常规性使用抗生素减缓伤口愈合速度。
其他文献
背景不同代EGFR-TKI的出现彻底改变了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模式,但新的难题随之出现:临床上究竟该如何选择适宜的序贯治疗方案,以期实现患者总生存时间及无化疗生存时间的延长?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对不同EGFR-TKI序贯方案的长生存数据、获得性T790M出现的时间、肿瘤基因谱变化特点、患者耐药机制以及克服耐药方面进行了探索。目的探索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最佳靶向治疗序
研究背景和目的: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特点是高复发和浸润进展。10%-20%浅表性膀胱癌会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年生存率<50%。因此,揭示膀胱癌的侵袭转移机制,寻找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应用于膀胱癌的精准治疗迫切重要。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转录调控、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期通过对膀胱癌
研究背景早期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需根据复发危险因素和危险分层给予辅助治疗。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和放疗的疗效相仿;多模态治疗可增加毒性。因此,建议术后可能需要辅助治疗的患者首选放疗。但是,目前临床缺乏可术前精准评估复发危险因素并进行危险分层的方法。影像组学已被证实有望全面量化肿瘤异质性,这为早期宫颈癌危险因素的精准评估和危险分层提供新的思路。目的1.探讨手工特征与深度学习特征融合在早期宫颈鳞癌淋巴
研究背景: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入侵性和侵袭性的物种,是几种全球重要的虫媒病毒包括登革病毒(DENV)、寨卡病毒(ZIKV)、黄热病病毒(YF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V)的有效媒介。预防蚊媒传染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从控制传染源和减少传播媒介方面入手,但由于大多数蚊媒传染病缺乏有效的疫苗,蚊媒种群的控制仍然是迄今蚊媒传染病防控的最有效措施。课题组前期研究已
目的胰岛素抵抗(IR)是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的关键病理环节之一。骨骼肌产生的肌肉因子通过介导白色脂肪褐变对改善IR有突出作用。运动是肌肉因子表达和分泌的主要原因,然而鲜少有探讨膳食因素对肌肉因子作用和机制的研究。DHA和EPA可以刺激脂肪褐变、改善IR,但是否通过调节肌肉因子参与其中尚无明确定论。本研究旨在探讨IR状态下混合补充DHA和EPA对骨骼肌产生Irisin、IL-6、FGF2
背景心肌梗死是全球临床死亡的主要病因,由于心肌细胞难以再生,在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后,心肌组织被纤维替代,严重影响心功能,进而发展为心室重构,心力衰竭等难以挽救的地步。心脏移植供体难求,目前的治疗手段仅局限于溶栓、改善血供等方法支持残存的心肌细胞。而随着许多新型生物材料的研发,工程化心肌补片被视为新的改善心梗的手段,被寄予厚望。由于心肌细胞独特的电生理特点,提供电传导性能是工程化心肌补片构建的重要一环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由中脑黑质致密部及纹状体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病变引起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虽然PD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脑内氧化应激增强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病变被认为是PD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及阻断氧化应激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神经保护剂可能有助于延缓PD的进展。运动功能是由传递到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耳聋是全世界现阶段乃至将来都要面对的重大健康问题,而内耳畸形(IEM)是导致其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据Sennaroglu 2017年提出的方法,耳蜗分隔不全(IP)和前庭导水管扩大(EVA)约占IEM中的80%以上。由于内耳解剖结构复杂以及缺乏高分辨CT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影像学诊断医生,很多病例存在误诊或漏诊。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或互补的方法来提高IEM诊断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
背景:胎儿生长受限(FGR)是导致患儿近期和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FGR脑发育近期损伤表现为脑内神经干细胞(NSC)增殖分化减少,细胞构成比、突触连接异常,脑代谢异常;远期为运动学习障碍,神经行为异常。胎儿NSC分化是脑发育基础,海马是学习认知关键部位。补充牛磺酸激活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结合蛋白(CREB)通路改善FGR胎脑发育,相关机制尚待深入研究;对远期海马神经细胞、
目的和意义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的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具有显著的地域及种族特异性,大多数鼻咽癌患者分布于东南亚地区,而中国是鼻咽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是鼻咽癌临床治疗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影响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威胁。因此针对鼻咽癌远处转移具体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是改善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键。肿瘤转移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