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目前为止,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仍是一种不可完全治愈的疾病,一部分患者在经常规治疗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后仍可出现复发、耐药,其治疗效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为克服MM细胞的耐药性,达到更满意的治疗效果,我们有必要对MM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发现新的化疗药物和有效的治疗方案。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VEGF)等细胞因子影响MM细胞的增殖、迁徙,而MM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multiple myeloma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IL-6、VEGF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在MM病理生理研究中发现许多分子靶点,靶向MM细胞和骨髓微环境的治疗手段日显重要,特别是单药多细胞靶点药物的研究。本实验基于姜黄素对MM患者BMSCs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而设计,分为实验室部分和临床部分。第一部分实验室部分姜黄素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目的】体外检测姜黄素(curcumin)对初治MM患者BMSCs增殖及分泌IL-6、VEGF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初治MM患者骨髓获得BMSCs,BMSCs和MM细胞株U266单独或共同培养,给予不同浓度姜黄素(1-40μmol/L)处理,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用ELISA法检测IL-6、VEGF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姜黄素对U266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48小时后抑制细胞生长50%的浓度(IC50)为2.3μmol/L,但对BMSCs的生长无影响;MM患者BMSCs高分泌IL-6、VEGF,经姜黄素作用后B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MM细胞和BMSCs相互作用造成分泌过量的细胞因子也可被姜黄素抑制,其抑制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M患者BMSCs在与MM细胞共同培养后,二者相互作用所导致的IL-6、VEGF细胞因子的高分泌水平被适当浓度姜黄素显著抑制,但MM患者BMSCs的增殖不被抑制。第二部分临床实验部分姜黄素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目的】在研究“姜黄素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姜黄素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方案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20例初治MM患者接受“姜黄素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姜黄素一次4粒(200mg),一日三次,口服。硼替佐米1.3mg/m2d1、4、8、11,地塞米松40mg d1、4、8、11,3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6个疗程。对照组:20例初治MM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化疗,相应药物剂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5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11例,轻微缓解(minimal remission, MR)4例,主要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组各疗效指标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不良反应轻微,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姜黄素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治疗MM具有药效协同作用、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