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的TGFBI基因突变研究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中国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TGFBI基因突变类型,进一步完善我国在角膜营养不良分子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对1个I型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进行分析。受试者经临床检查后提取静脉血白细胞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TGFBI的17个外显子进行特异性扩增,并进行DNA直接测序分析。同时收集50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进行同样检测,作为对照。结果:检出该家系患者的TGFBI外显子12的第1565位碱基T被A替代,导致了杂和突变I522N。家族中表现正常成员及对照组均未检测到该突变。结论:新的杂和突变I522N导致了I型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该突变在世界范围内属首次报道。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大二某班某精读教师一学期以来所运用的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模式以及学习者对这些教学模式的看法
目的(1)对大鼠胰岛beta细胞中是否存在65kDa大小截短型P糖蛋白(mini-P糖蛋白)进行初步鉴定。(2)初步探究黄连素、环孢菌素A及阿霉素对大鼠胰岛beta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如何深入挖掘志愿服务精神的内在价值,反思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将之纳入到培育和践行社
目的:测量成年国人股骨头头颈直径比例,并探索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468例无髋部症状成年国人,男313例,女155例,年龄17-82岁,其中≤20岁13例,21~30岁88例,31~40岁123例,41~50岁104例,51
创新思维的培育是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创新思维的形成上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培育大学生主动适应科技信息时代的发展,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对学生文学素养、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初中生文学素养的积累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对其今后的学习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MOOC拥有良好的课程资源,能够通过特定的形式来促进世界范围之内的知识交流与传播,在当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翻转课堂是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知识的传授及内化,有效的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随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131I治疗患者,并按其转归分为早发甲减(131I治疗后一年内)和非甲减组两组(包括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和仍甲亢未愈患者),现对甲减组与非甲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强调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实施“体验式教学”就是实践这一教学理念的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工作深入,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想让学生完成一个质的飞跃,必须按照学生的发展采取合适教学模式,将导学案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在高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