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发挥的作用日益深远。然而随着供应链的发展和延伸,来自外部以及供应链本身的各种不确定性及脆弱性导致的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这使得关于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和管理显得愈发必要。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控制着制造商生产原材料的来源,其风险的发生会对原来井然有序的供应链运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其运作中断。供应商风险预警与评估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基础,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占掘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供应商风险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分析了供应商风险的概念与特点之后,结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与标准,对供应商风险进行了识别,建立了一套供应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回顾了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后,本文指出,当前供应商风险评估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为保证评估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往往会设立尽可能多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中存在许多冗余指标及关联性很强的指标,导致指标本身的区分度不强,影响了评估效率。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运用粗糙集理论对风险指标体系进行精简,消除冗余信息,同时利用该理论对指标权重进行设置,使权重设置结果更加客观。目前,AHP等传统风险评估方法较大程度上依赖决策者主观意志,使得评价结果不够客观,而模糊评价法等方法的评价结果易出现失真、误差很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本文建议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供应商风险进行评估。未确知测度模型克服了模糊评价法等传统评估方法易丢失重要信息导致分级不清、评估结果不合理等缺陷,对评估空间实现有序分割,提高分辨率,从而保证评估结果可靠有效。
最后,本文通过以某国内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化工类原材料供应商为评估对象,通过实例说明了本文提出的粗糙集理论与未确知测度理论相结合的供应商风险评估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