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仰的功能理论阐释——以泉州天后宫为个案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rfvbgtyhn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州天后宫是妈祖信仰的发祥之地,对妈祖信仰的传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及影响,本文以泉州天后宫为妈祖信仰调查的重心,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以及宗教社会学的功能理论,再现妈祖信仰对个体、社会价值规范、当地社区及文化传播的影响及作用。功能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人类存在着偶然性、缺乏性与软弱性的生存“断点”,宗教信仰则为此提供了超然的意义。  首先,妈祖信仰表现为对个体的显功能与潜功能,通过泉州天后宫妈祖护佑功能的案例分析,表现妈祖显性护佑功能的扩大化,而妈祖神明的影响力是其护佑灵验性的前提条件。对妈祖的祭拜信奉隐含着个体缓解焦虑感及对个人角色认同的心理需要,而对神明灵验的体验则起到沟通神圣与世俗的桥梁作用,对功能产生具有媒介意义;再者,妈祖信仰与社会价值规范有互动的影响,妈祖的神迹传说与儒家思想相合,妈祖经籍中的劝善箴言亦与社会伦理价值具有同步性,这同时也潜在的展现了妈祖信仰的标准化过程。笔者以参与的2010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辰祭活动为例,对祭仪活动加以展现,其祭仪的完备与丰富,是超验关系的体现,同时也表达为一种价值关系的认同;最后,泉州的妈祖信仰,在与台湾等宫庙的交流过程中,也表现出其功能特殊性,通过田调数据的展示,妈祖信仰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也将有一个清晰的展现。本文对宗教社会学的功能理论提供了一个个案分析的文本,将功能理论深入民间信仰研究,在普遍性中展示地方妈祖信仰的个性意义,以期为民间信仰研究开展一个新的面向。
其他文献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类十分关注并倾心探究的重大课题,古往今来也曾随着时代的变换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初有人对自然的敬畏,"天命论"思想让人们认为人类的命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民生观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社会发展的终极意义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先要解
《孝经》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其地位相对比较特殊。一方面,其篇幅相对短小,内容亦通俗易懂,然而也正是如此,它才能广为人所诵读,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而另一方面,由于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