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教育(本文特指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是传统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形式,这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数字化环境下完成高等学历教育目标的教育,为学习者提供具有"5any"(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内容)特征的教育服务。至今,网络教育试点工作已进行13年,为数百万在职人员提供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网络教育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内容包含两方面:一为就读网院建设的在线课程资源;二为网院、公共服务体系、校外学习中心提供的学务教务管理、学习过程支持服务、以及其他任何提高学习者价值的服务。由于课程在线资源具有同质性、非排他性,不同学习者可获得相同质量和数量的课程资源;但学习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获得的网络教育支持服务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源于支持服务在不同网络教育机构(网院、公共服务体系、校外学习中心)之间传递造成的信息丢失、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加工。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网络教育机构自有的组织文化,二是在网络教育机构中承担支持服务职责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同。目前针对网络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政策设计、课程资源开发、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网络教育市场分析等;针对网络教育从业人员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网络教育授课教师的培养研究,对网络教育支持服务人员的培养研究鲜有见到。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渠道管理理论为基础,对渠道参与者(网院、公共服务体系、校外学习中心、网络教育学习者等)进行整体分析,研究渠道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培养的相关问题。依据教育管理理论、教育伦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利用文献研究、调查分析等方法分析目前网络教育渠道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根据作者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网络教育渠道服务从业人员和网络教育学习者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高度认同。但从业人员获得的相关培养不够或不符合需求——职业素养培养水平偏低、培训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偏低,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网络教育机构的趋利策略、网络教育市场环境特点、客户关系管理在网络教育中尚未成熟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方向:一为思想建设,从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到校园文化在网络教育中的渗透;二为具体培养方案的设计建议,针对不同渠道参与者的不同属性,应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设计。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包含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第三章为网络教育渠道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及理念诠释,为本文定义了网络教育渠道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概念并提出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第四章,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网络教育渠道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对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总结目前职业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第五章,提出网络教育渠道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培养方案设计。第六章对本文进行总结。本文运用渠道管理思想解构网络教育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培养,只是一种探索,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网络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不断验证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