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视觉注意力机制是人类能够在复杂场景中快速获取感兴趣区域的原因之一。对视觉注意力的研究源于认知科学和神经生物学,近年来快速发展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中采用“视觉显著性”来量化视觉注意力,视觉显著性检测模型就是分析人的视觉注意机制,并设计数学模型来模拟这种机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视觉显著性检测模型在处理视觉信息方面已经越来越接近人类的习惯。但因为“视觉显著性”这个概念本身的定义尚不明确,所以目前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注意力机制是人类能够在复杂场景中快速获取感兴趣区域的原因之一。对视觉注意力的研究源于认知科学和神经生物学,近年来快速发展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中采用“视觉显著性”来量化视觉注意力,视觉显著性检测模型就是分析人的视觉注意机制,并设计数学模型来模拟这种机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视觉显著性检测模型在处理视觉信息方面已经越来越接近人类的习惯。但因为“视觉显著性”这个概念本身的定义尚不明确,所以目前视觉显著性检测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第一点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生物学对视觉注意力机制的研究还不完善,第二点是计算机科学中对于视觉显著性的形式化描述还有改进空间。因此,如何定义“视觉显著性”是计算机科学领域对视觉注意力研究的关键。从两个思路探索如何定义“视觉显著性”。第一个思路是直接模拟人类视觉神经元感受野的选择机制,提出了一种生物启发的显著性检测模型。定义了一个模拟视觉神经元感受野的模板,与输入图像进行卷积运算,从而预测图像中最吸引人类视觉注意力的区域(简称RFS)。由于简单细胞的感受野会对输入信号形成一个稀疏表示,因此在RFS的基础上训练了一个非显著模板,该模板描述了大量自然图像的非显著特征。通过计算输入图像与非显著模板的响应,获取图像中不吸引人类视觉注意力的区域,从而反推图像中吸引视觉注意力的区域(简称SRS)。模型RFS和SRS都是基于生物启发的显著性检测模型,实验表明这两种模型运算速度快,准确率也高于经典的模型,并且SRS比RFS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上面提出的两种模型都没有考虑图像内部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只考虑了先验知识(即人类视觉神经元感受野的选择机制)对输入视觉信息的处理,因此第二个思路集中探索图像内部特征对视觉注意力的影响。定义“视觉显著性”的第二个思路是基于统计分析,实验中分析了离群点与人眼注视点之间的相似性,提出利用特征的离群值定义显著性。具体使用基于距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来计算图像的布尔图,多个尺度的布尔图经过线性叠加得到图像的显著图(简称OS)。由于基于距离的离群点检测的时间复杂度较高,采用单次抽样的方法将算法时间复杂度从原来的O(n2)降低到了O(n)(简称OSOS)。分析了算法的稳定性,并证明了少量的抽样次数不会影响到算法的稳定性。模型OS和OSOS都是基于统计分析的显著性检测模型,实验表明在人眼注视点预测数据库上本文提出的模型准确率优于经典模型,并且在同等条件下OSOS的运算时间远小于OS。上述两种思路分别采用了两个显著性的定义来检测图像的显著性。经过实验观察,这两种显著性定义对人眼注视点的预测结果有较大差异,并且各有优势。利用预测误差理论和引导滤波器,将SRS与OSOS统一为一个新的模型SROD,重新定义了“视觉显著性”。模型SROD融合了 SRS与OSOS的计算结果,并且在人眼注视点预测数据库上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视觉显著性研究包含两种基本任务:人眼注视点预测和显著目标检测,这两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认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显著目标检测模型OS2是由前文提出的人眼注视点预测模型OS转化而来,主要变化在于图像表示、特征描述和后期处理,最关键的显著性定义方式依然是基于特征的离群值。实验表明模型OS2在显著目标检测数据库上的准确率优于传统模型,这说明了人眼注视点预测和显著目标检测这两种模型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其他文献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可以引起多种植物的灰霉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灰葡萄孢的菌核是由其菌丝彼此缠绕在一起形成的一种致密的休眠结构,该结构可以抵御各种不良的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初侵染源,菌核在灰霉病的侵染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鞘脂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各种膜结构的组成部分,在生物体内行使着十分重要的功能,鞘脂合成途径中的许多中间产物也是生物细胞间的信号
实验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DNA中HPV整合情况、HPV和HMGA2拷贝数的变化,以及HMGA2蛋白表达分别在未病变宫颈、CIN和宫颈癌三种不同的组织中的水平,预测出HMGA2基因与宫颈恶变之间可能的关系,并探索HMGA2在宫颈癌变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机制。实验方法:1.收集新鲜的宫颈癌的样本,提取DNA样本,并通过DIPS-PCR的方法检测出宫颈癌样本中的HPV整合情况以及整合位点。2.FISH探
随着雷公藤药用价值不断被开发,市场需求增大,造成野生资源日益减少,而雷公藤的栽培技术研究滞后,缺乏配套的种植管理技术已成为雷公藤种植的制约因素。本试验选址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白沙镇平原村,采用3414完全施肥方案,通过测定不同采样时期不同施肥处理下雷公藤的生长指标(株高、根鲜重等)、生理指标(可溶性糖、总氮、总磷、总钾含量)、不同器官中活性成分含量(甲素和红素)以及雷公藤药材的其他指标(醇浸出物、
蜡梅属(Chimonanthus)起源古老,为中国特有属。蜡梅属植物于秋冬之际开花,栽培历史悠久,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之中。此外其花叶有芳香性,有着较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蜡梅属植物的主要争议在于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浙江蜡梅(Chimonanthus zhejiangensis)、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突托蜡梅(Chimonant
柑橘及其近缘种根毛稀少,主要依赖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共生体吸收土壤养分,其中氮是柑橘生长及果实发育的必需养分。依靠大量施用氮肥提高作物产量易造成氮素营养浪费,研究柑橘菌根途径的氮吸收机制,可为改善柑橘根系氮吸收效率、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依据。课题组前期开展的转录组分析发现枳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PtrNPF5.2受丛枝菌根真菌诱导表达,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菌根共生过程硝酸盐的转运,因此本研究通过苜蓿毛状根瞬
柑橘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之一。中国南方多数柑橘产区土壤呈酸性,极易出现树体缺镁的现象。目前生产上主要通过根施化肥和叶面喷肥的方法来缓解这一问题,但是这些措施既不经济对环境也不友好,因此缺美导致的树体生长发育受阻和果实产量品质下降已成为制约我国南方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选择和培育耐缺镁的品种或砧木材料被公认为是一种缓解缺镁的有效且可持续的策略。崀丰脐橙是华盛顿脐橙的芽变。前期在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是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为全球第四位肿瘤致死的病因[1],而我国PLC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46.71%[2]。其有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患者被确诊时多已为晚期,因而错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治疗较为棘手,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3]。癌症最易发生在慢性炎症环境中,在
沙门氏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食源性病原菌,抗生素在治疗致病菌感染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抗生素的滥用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耐药性、导致腹泻与炎症、破坏肠道菌群平衡等。研究表明,益生菌在控制致病菌感染、增强机体免疫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本研究旨在从健康马的粪便中分离筛选出优良乳酸菌,研究其对沙门氏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1.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分离的13株纯培养物经过测序鉴定和初步筛选,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前列腺癌失巢凋亡耐受细胞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行为研究目的:建立前列腺癌细胞失巢凋亡耐受模型并探究其失巢凋亡抵抗、迁移、侵袭、代谢相关生物学行为。方法:应用超低粘附培养板持续悬浮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和DU145细胞7天,然后将细胞转移至普通培养板继续培养2天,能够存活并贴壁生长的细胞即认为是失巢凋亡耐受细胞。采用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PC-3、DU145亲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