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板式轨道轮轨振动噪声预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hi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噪声污染备受关注。作为铁路噪声的主要声源,轮轨噪声的预测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以高速列车车轮和高速铁路轨道为研究对象,考虑车轮的轴对称性和旋转效应,建立车轮振动声辐射预测模型;考虑轨道的无限长、周期性和轮轨力的移动效应,建立轨道振动声辐射预测模型;考虑轮轨高频相互作用和轮轨粗糙度谱激励,建立轮轨振动噪声预测模型。论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2.5D有限元/2.5D声学边界元法相结合,建立旋转车轮振动声辐射预测模型,并与商业软件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方法推导及相关程序的有效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讨论车轮的旋转速度对车轮振动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的旋转将车轮轮轨接触点垂向位移导纳、标准点声压级、辐射声功率级的大部分峰值分为较小的两个峰值,且旋转速度越大,分离的峰值偏离的越大,频率越高,分离的峰值偏离的越大。车轮的旋转速度对车轮的指向性和各部分贡献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计算高速旋转的车轮的高频振动和声辐射时,有必要考虑车轮的旋转效应。(2)采用基于薄板理论的模态叠加法建立了弹性地基上轨道板振动预测模型。采用商业软件验证了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方法,2.5D声学边界元法和瑞利积分公式相结合,建立的轨道振动声辐射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利用验证好的模型讨论轮轨力移动速度对轨道振动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轨力的移动速度对钢轨和轨道板振动和声辐射均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计算高速移动轮轨力作用下的轨道高频振动声辐射时,有必要考虑轮轨力的移动。(3)采用移动粗糙度谱激扰模型计算轮轨粗糙度谱激励下的轮轨力,进而建立轮轨振动噪声预测模型。利用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分别比较了车轮、钢轨和轨道板的振动响应和辐射噪声,讨论了车轮的旋转、车速和轮轨结构参数对轮轨振动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车轮的旋转,会低估轮轨系统和车轮噪声总值,而高估钢轨和轨道板噪声总值;车轮、钢轨和轨道板振动和噪声随车速的提高而增大,噪声增大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车轮、钢轨和轨道板;对标准点C处噪声贡献从大到小依次是车轮噪声、钢轨噪声、轨道板噪声。(4)采用Matlab编制高速铁路轮轨相互作用及噪声预测软件HWTINS。
其他文献
仙女卧滩,“隋”盐而来  或许正是因为对仙市怀有憧憬,当天云雾都显得格外应景,如仙女的披帛,时而如潭水般静谧,时而如风拂杨柳般飘逸。整个古镇都冒着“仙气”,无论是回首还是往前,有着“进则仙境,退则人间”的格局。  在云雾缭绕中迈进仙市境地,牌坊上镌刻着的一副长联令人驻足:“釜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狮峰朝阁右,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牌坊上还书写着两个大字,即仙市的旧名—“僊滩”,
期刊
景区交通问题伴随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机动化的冲击愈发突出,部分与城市地理空间上存在紧密关系的景区在面临景区旅游交通问题的同时还存在城市通勤过境交通的压力,景区的行路难、
“马力”不是由马的力量换算而来的,不过确实与马的力量有关.18世纪末,英国发明家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能量.一天,一位工厂老板请瓦特为他设计一台新的
期刊
光子晶体作为介电常数周期性分布的非均匀的人工电磁介质,其具有禁带和布拉格反射、透射增强等特性,因而其非线性效应要比均匀非线性介质更强,同时随着集成光学,通信中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使得非线性光子晶体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光子晶体的倍频特性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对光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出简要的概述,并采用了传输矩阵法推导出一维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矩阵,进而得出一维光子晶体的透射率、有效折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快速道路建设进入迅猛发展阶段。快速道路交通拥堵日益成为束缚城市发展的严重问题。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交织区通行能力陡降现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岛.他此次航行的目的不仅在于金矿、荣耀与宣扬上帝,也试图将长久独居一隅的美洲大陆与欧亚大陆进行泛大陆的联结.历史上,这种跨大洲的动
期刊
随着航空客运需求的不断增长,进出机场的旅客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给机场陆侧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从长远角度来看,机场陆侧交通的容量问题仍然是制约航空运输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布在云南西部地区的布朗族,源于古濮人,自称“布朗”“波朗”“翁拱”“蒲满”等,历史悠久.布朗族人多居住在海拔1500~2300米的亚热带山岳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土质肥沃
期刊
在公路建设中,采用水泥搅拌桩等桩基处理地基时,横断面通常采用等桩长、等桩距的布桩方式,这种等刚度复合地基将导致地基在均布荷载作用下产生横向差异沉降;桥头纵向过渡段通常采
三维目标识别研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和研究热点,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三维目标离面旋转和复杂背景下的识别问题展开,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