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节点覆盖受限时的高能效无线网络定位策略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8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高精度位置服务仍然在学术界、工业界乃至公共生活场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航天航空领域飞行器的轨迹位置跟踪与导航,车辆在地图中的实时路径规划,室内场景物流仓储定位、灾难救援,甚至如今火热的共享概念单车,精确位置获取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作用。当采用主流定位技术即卫星覆盖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 )时,由于大范围尺度变化,卫星传输信号易衰落并且不具有穿透特性,GPS往往在特殊场景的定位性能上不尽人意。无线网络定位技术可以成为完善定位领域需求的有效手段。  无线定位网络逐步成为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当使用无线定位系统时,网络将面临如下问题。复杂环境下,例如丛林密布的战场、高楼耸立的城市,无线网络中存在大量非视距信号传输,造成接收端所获得信号的信噪比较小,同时较大误检概率的发生还会使得信号传输中断,从而造成锚节点不能有效覆盖目标导致定位失败。另外,无线定位网络可用资源有限,系统需要关注资源能量的有效使用策略来充分发挥无线定位网络的优势。  本文针对环境复杂、资源受限的无线定位网络易发生锚节点覆盖受限,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基于到达时间估计( Time of Arrival,TOA )测量的待定目标的相互协作实现位置获取方案,资源分配下的载波优化能效使用策略。当待定目标不能完成相互协作定位时,运用基于混合到达时间/角度估计( TOA/Angle of Arrival,TOA/AOA )定位系统减少锚节点使用数量,资源优化分配并结合阵元天线优化选择能效使用策略。本文提出协作定位多资源类型优化分配下载波优化策略的混合整数规划(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MIP )求解数学模型,并且运用有效求解算法给出最优解。基于混合TOA/AOA测量的定位方式下,建立能效策略数学优化求解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的复杂难解性,提出两阶段求解方案,给出了该能效策略的具体运用形式。  仿真数据表明,TOA测量方式下MIP模型的载波优化求解算法的准确度和求解效率与传统穷举法相比性能上有大幅提升,并可以成功的扩展到协作定位情景。协作定位多资源分配的载波优化策略是TOA测量网络能效方案的最优策略。混合TOA/AOA测量方式下所提出的优化能效策略与传统策略相比有大幅提升。综上,本文给出了复杂环境下,无线定位网络锚节点覆盖受限时的有效方案,提高能效利用率的有效策略。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遗传算法与免疫算法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共性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方法——免疫遗传算法,将免疫算法融入到遗传算法当中,构成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并应用于解决公交调
我们的国度从来就不缺少教育理论,从来就不缺少教育的氛围,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激情全民高涨.书店里有关教育理论的书有半面墙,微信朋友圈有一半是有关孩子教育的东西……我们
期刊
该文研究的内容是设计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库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的无线链路仿真功能对散射信道无线传输系统进行仿真和性能评估.这项研究工作是结合"九五"军事电子预研专题"通
一年前,花名阿里乔峰的王煜磊开始兼负天猫与聚划算,首次亮相就以阿里发展遇到瓶颈的危机论获得关注。现在看来,他并没有危言耸听。3月6日,阿里内网悄悄发布的人事任免中,他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从拓宽学生知识面以及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常的思维等几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在中学生教学中提高写作
种子的力量很大,它能倔强地钻出石缝,向蓝天招手,听过动起来有力量,可你不曾想,静下来的力量有时比动起来更为有力.rn做一个能管理好孩子的家长很难,需要具备一些条件:一是有
期刊
记忆信号或信号在记忆信道的传播,导致了信号的码间干扰,均衡是消除码间干扰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移动通信这种码间干扰严重的情况,均衡已经成为接收信号处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拥有才华的生命个体,因为我们都能够汲取相同的无尽之源.我们都天生被赋予了这样的厚礼.从创造力出发时,我们拥有的是一片丰裕的土壤,不存在任何束缚.只有
期刊
我来讲讲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我先来说什么不重要: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你的IQ(智商)。无论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物、文学,我认为最不重要的是IQ。我相信是这样。那么,什么才是重要的?  第一,时间的付出。不要以为你可以耍小聪明,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有时候我很反感有些人说“我的成功完全是靠机遇”,这一定是瞎掰。我不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没有过极大的付出。清华大学生物系系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充分、平等的交流及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学生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