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肋游仆虫无义mRNA识别和降解因子的细胞定位分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tlu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真核生物细胞中,mRNA的降解是基因表达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决定了mRNA在细胞质中的丰度。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就是一种耦联翻译的mRNA降解机制,它可以识别和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s,PTCs)的异常转录本,从而避免潜在毒性截短型蛋白质的表达。NMD途径可以有效监控mRNA的质量,保障基因精准表达。尽管对NMD途径机制的研究在哺乳动物、果蝇和酵母等后生动物细胞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关于无义mRNA的识别和降解机制仍然没有被清楚的阐释,还存在诸多争议。原生动物作为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其NMD途径机制得到了一些初步研究,但是相关的研究报道相对于后生动物比较匮乏。由于其进化上的特殊性和细胞结构的简洁性,对原生动物NMD途径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真核生物NMD途径的进化和分子机制。本文在对原生动物八肋游仆虫(Euplotes octocarinatus)细胞中无义mRNA识别和降解过程中的关键因子进行生物信息学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含有荧光蛋白基因的大核人工染色体,对这些关键因子在细胞中进行了共定位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生物序列的同源搜索,从八肋游仆虫大核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到11种NMD途径因子的相关基因。这些因子包括无义mRNA识别因子poly(A)结合蛋白(poly(A)binding protein,PABP);启动NMD途径的核心因子上游移码蛋白1(Upframeshift 1,UPF1)和上游移码蛋白2(Up-frameshift 2,UPF2);外显子连接复合体(exon junction complex,EJC)组分因子MAGO(Mago nashi)、Y14(Tsunagi或RMB8)、eIF4AIII(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A3)和UAP56(U2AF56 Associated Protein 56);无义mRNA降解的相关因子外切体(exosome)、脱帽酶(Decapping mRNA 2,DCP2)、外切酶(5′-3′exoribonuclease 1,XRN1)和去腺苷酸化酶(PGK promoter directed over production,POP2),其中DCP2、XRN1和POP2是mRNA加工小体(processing body,P-Body)的组分。2.利用InterPro Protein在线预测了各个因子的功能结构域,为进一步研究各个因子的功能提供数据支持。3.分别利用Swiss-model和Zhang Lab(I-TASSER)在线预测了UPF1和UPF2蛋白质三级结构,再利用ZDOCK SERVER在线对这两个蛋白结构进行分子对接。对接完成后的模型采用PDBePISA在线进行相互作用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UPF1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残基是Val108,Val111,Phe145,Leu147,Ile186和Lys189。UPF2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残基是Phe772、Leu776、Met779、Ile780、Phe784和Lys786。4.通过定点突变将UPF2-U1BD结构域上αA-helix结构所对应的基因突变缺失,体外原核表达蛋白质,经过Pull-down实验证实八肋游仆虫UPF2通过其保守的αAhelix结构与UPF1相互作用,这个结果与人类细胞中的分子机理相同。5.利用八肋游仆虫大核人工染色体对NMD途径因子定位和共定位。通过荧光共定位结果,分别依次验证了UPF1与UPF2之间、EJC组分因子之间和P-body组分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然后,通过UPF2分别与MAGO和Y14的荧光共定位结果,结合本实验室前期的体外研究成果,证实无义mRNA的识别需要EJC。然后根据UPF1分别与DCP2和exosome的荧光共定位实验结果,推测了无义mRNA的两种可能的降解方式:一种是无义mRNA被介导到P-body中分别被DCP2和POP2脱去5′端帽和3′端Poly(A)尾,接着在XRN1的作用下,沿着5′→3′的方向降解;另一种是在胞质中,无义mRNA直接通过招募POP2去腺苷酸化,随后又在招募来的exosome的作用下,沿着3′→5′的方向降解。主要结论: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及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推测了八肋游仆虫NMD途径模型。(1)在无义mRNA的识别机制上,以一种依赖于EJC的方式,招募核心因子UPF1和UPF2,再与肽链释放因子和EJC结合形成eRF-UPF-EJC复合体。UPF2与UPF1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通过其保守的αA-helix结构。(2)在无义mRNA的降解机制上,无义mRNA可能被介导到P-body中,经过DCP2和POP2脱帽和去尾后,在XRN1的作用下沿着5′→3′的方向降解。或者无义mRNA直接在细胞质中,经过POP2去尾后,在exosome的作用下,沿着3′→5′的方向降解。
其他文献
生物神经系统在机体的功能调节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神经系统调控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并使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元,主要负责生物电信息的编码与传输,该过程涉及到了复杂的非线性活动。神经科学以揭示神经系统电活动的规律与编码机制为最终研究目标,其中又以神经元模型为研究基础。在生物神经系统数学模型研究过程中,观察到了极其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近
故障诊断时间与控制重构延时对系统的实际重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可以从时间规划角度为重构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鉴于此,本文以执行器非完全失效故障
胶质瘤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原发性脑肿瘤。在胶质瘤治疗领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其强对比度、高分辨率和对病灶的敏感性成为脑内病变识
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信息对了解生命活动过程、解决医学问题至关重要。冷冻电子显微镜简称冷冻电镜,是结构生物学解析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主要方法之一。冷冻电镜三维重构
由于信息爆炸式增长,推荐系统作为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技术应运而生,在有效挖掘用户潜在兴趣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与受限于评分数据稀疏等问题的传统推荐模型
冠心病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病变处植入血管支架,使堵塞的血管畅通。但是,支架在血管中撑开时容易造成血管壁损
随着现代通信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提出了新的需要。作为射频前端电路重要组成部分的滤波器,其多频带、小型化和低插损等实际需要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其他的多通带滤波器技术相比,利用多模谐振器来进行滤波器的设计具有低插损和小尺寸等优点。同时,面对复杂电磁环境下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问题的严峻挑战,具有良好电磁抗干扰特性、能够抑制共模噪声、提高系统的灵敏
应变式测量系统是常用的测量系统,其优点是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结构简单、频响特性好,能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有存储传感器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迫切地需要绿色环保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清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青睐。核燃料芯块是核能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芯块表面破损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