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25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确立于《内经》的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是针灸学乃至中医学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以表里经脉为考察基点的人体组织结构之间的联络规律的认识,及经脉脏腑病证的相互影响与诊候的把握,乃至针灸治疗思路及配穴方法的拓展等,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历代医家对此问题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来阐述,在某些观点上也有较大的发展或创新。就所查文献资料来看,古今未见对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进行专门的深入、系统研究。本论文基于两种经脉模式认识,对古代文献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分析与诠释,试从理论渊源与学术演变的纵向角度,以及不同理论学说之间关系的横向角度,全面阐释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的真正内涵与核心要义,为针灸诊疗的拓展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脏腑表里关系研究提供新观念的参本。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系统考察古代相关文献,以时间为序纵向探究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的历史发展概况。第二章,从理论模式、理论构成、理论应用等三个方面,重点阐释基于初始经脉模式认识的有关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第三章,与第二章是平行比照的研究内容,即基于脏腑-经脉模式认识的表里关系的理论探讨。第四章,总结性地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下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特点及临床意义;并突破不同模式来探讨人体足六经、手六经表里的共性与个性特点。第五章,提出本研究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针灸临床思路,以及认识人体复杂性、系统性的启示或思考。各章内容相互关联,纵横对照,层层推进。本论文首次系统收集、整理、考察了清代及以前有关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研究的文献或著作,并概述其理论的萌生、确立、发展、应用及演化等。研究发现,在历代医著(或医家)的探讨中存在着既有与脏腑相合而论的脏腑经脉表里,又有单纯的体现经脉原质认识的经脉表里,且在早期经脉学说中即已展现之,而形成了有着较大差别及不同应用的两大理论体系。这促成了本文基于不同经脉模式认识的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的探讨。本课题研究,突破前人在论述经脉表里时忽视早期经脉体现隐在规律的内容,辨析《内经》中不同观点,结合后世医家论述而阐释经脉自身表里关系,及脏腑经脉相合或脏腑主导下的经脉表里关系的理论构成与应用体系。首次系统比较分析足六经表里、手六经表里的共性与个性特点,为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的研究提供另一新视角认识。提出诸如“‘脏腑-经脉’表里子系统存在中介结构(组织部位中介、腧穴中介、脏腑经脉中介)”,“对不同模式下经脉理论的考察有利于解读药物归经的内涵,认清‘归经’二字的实质”等新的见解。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将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原理探究与应用分析并重,纵向与横向角度相联系的系统研究。研究阐明了表里经脉的历史发展概况,不同方法论角度下理论构建与理论应用各个层面的基本认识与比较,完成古代文献中相关内容的规律性表达与现代诠释。为正确解读传统针灸理论,发掘与表达经脉理论的科学内涵,立足中医学针灸学自身进行现代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文献与理论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珍藏着一件清乾隆工白玉如意。这件如意收藏于20世纪70年代,通长46.5厘米,宽13厘米,重量为14.5千克。整体作长条S形,为整块和田白玉琢制而成。如意的头、
房地产开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对增加政府财政和税收收入,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和社会福利,提高城市产品质量等,
<正>近年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员工维权等一系列社会责任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实现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是现代企业需要直面
本文旨在通过话语分析的手段探究《小崔说事》脱口秀节目中的冲突话语。由于脱口秀具有显著的半机构性话语的属性,也就是说,它同时具备日常会话和机构话语的特点,因此探究脱
现有的类推论者往往在不同的指称意义上使用和论述类比推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一般只在法律发现或者法律证成的单一维度上对案件间相似性判断采取描述性或规范性研究,从而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全球气候受到的影响也日益显著。气候问题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成为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议题,深刻影响
近年来,得益于科学的进步,医疗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医疗行业和医疗学科本身的高风险性,患者与医疗单位之间的纠纷是难以避免的。而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将医疗纠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某院急诊科2006年5月~2007年4月期间收治的96例严重多发伤病人,通过护理流程的优化、
目的 探讨优化创伤急救流程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05例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救治;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的116例多发
针对闽江下游天然河道的地形边界条件,探讨了洪、中、枯不同径流与闽江口天文大潮遭遇时河流流动规律,分析了关键河床断面的水位变化、流场变化以及潮流界、潮区界,从而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