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MRI联合DWI对卵巢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uy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卵巢肿瘤是一种妇科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体癌及宫颈癌。卵巢癌的风险在65岁以下。卵巢癌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为0.36%,在发达国家为0.64%。中国的发病率为8.14/10万,死亡率为3.13/10万。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由于现如今针对该病的筛查方案效果欠佳,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较差。因此,对于卵巢癌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将具有重要价值!目的对比正常卵巢组织在不同月经周期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变化及时间-信号曲线(TIC)变化特征,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不同性质卵巢肿瘤的鉴别价值,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33例正常卵巢组织的志愿者(不同月经周期内)行盆腔MRI平扫+DCE-MRI检查;同时对48例卵巢肿瘤患者行盆腔常规MRI平扫、DWI、DCE-MRI扫描。扫描完成后将正常组和肿瘤组的DCE-MRI图像、DWI图像导入磁共振图像后处理工作站,测量相关定量参数。观察正常卵巢不同月经期间DCE-MRI定量参数的变化规律及时间-信号曲线的特点。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肿瘤组研究对象的影像学表现,比较DCE-MRI联合DWI对不同性质卵巢肿瘤的的诊断效能,分析功能性评价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1.正常卵巢DCE-MRI图像上,卵巢间质表现为渐进性的高信号,呈明显强化,而卵泡则不强化,呈低信号。2.不同月经周期的正常卵巢间质时间-信号曲线(TIC)均呈渐进上升,即为I型曲线,期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月经周期内正常卵巢间质的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值、速率常数(Kep)值、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量(Ve)值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之间的TIC曲线形态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5.卵巢良性肿瘤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卵巢肿瘤的ADC值。6.卵巢恶性肿瘤Ktans值>交界性肿瘤Ktans值>良性肿瘤Ktans值,Kep值与Ve值在各组卵巢肿瘤之间的差异不明显。7.在鉴别卵巢良性与交界性及恶性肿瘤时,Ktrans值与ADC值及Ve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Ktrans值与ADC值及Ve值与Kep值之间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8.我们分析得出在对卵巢良性与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时,ADC值、Ktrans、Kep及Ve值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174×10-3 mm2/s、0.123 min-1、0.262min-1,0.549。在对卵巢交界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上,ADC值、Ktrans、Kep及Ve值的最佳阈值分别为0.933×10-3mm2/s、0.212 min-1、0.338min-1、0.634。在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时,Ktrans值最佳阈值为0.108 min-1。结论正常卵巢间质的DCE-MRI血流动力学特点与月经周期无关;正常卵巢间质的Ktrans、Kep及Ve均值分别为卵巢肿瘤特点提供了正常参考价值;DCE-MRI联合DWI对不同类型的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其他文献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在全世界具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恶性肿瘤,趋化因子作为肿瘤微环境重要的组成因子之一,在CR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CXCL8,也称为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属于CX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主要由巨噬细胞、上皮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CXCL8与其受体CXCR 1和CXCR 2在促进肿瘤细
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基因异质性疾病,不同的遗传和分子机制改变致使患者在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及预后存在差异。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突变是AML中最常见的基因异常之一,可在25%-30%的新发AML患者中被检出。以往研究表明,FLT3突变与AML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对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具有指导价值。但是,FLT3突变阳性AML患者群体的预后并不完全一致,因为这些患者
背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患病率为10%~20%,而我国AR患病率达4%~38%[1]。AR急性发作时会出现打喷嚏、流清涕、鼻部不适等症状,重者引发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心理疾病,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AR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鼻腔腺体过度分泌是其重要特征之一。目前治疗变应
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于早产儿的一种未成熟视网膜血管增殖性致盲眼病,病理机制尚未阐明。低胎龄、缺氧、炎症和感染是重要的启动因素。OIR小鼠模型是研究ROP的经典模型。近年来炎症与ROP新生血管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DNA结合蛋白,是重要的晚期炎症介质。TLR9是TLRs家族中重要的成员,通过激活下游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协调伤口愈合,诱
背景肺腺癌是多发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或大支气管黏液腺的恶性肿瘤。肺腺癌易发于年龄偏小、无吸烟史的女性中,且临床症状不明显。肺腺癌虽然肿瘤组织生长缓慢,但多在早期就出现多发转移,因此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肺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大约三分之一的肺腺癌患者化疗后会产生多药耐药,导致化疗失败。多药耐药是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的交叉耐药现象。当今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
背景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发病率约为0.05%,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占90%。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1(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1,SOX1)属于高迁移率族蛋白DNA结构域转录因子,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受到抑制。已有研究表明,SOX1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与肿瘤浸润深度、进展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数目等预后不良指标显著相关;且其启动子区域的Cp G位点呈
背景食管癌为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新疆哈萨克族中食管癌发生率也有较多报道,本地区多以游牧为生,文化程度低,家庭生活水平较差,日常饮食单一,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较高的食管癌发生风险。了解哈萨克族食管癌的病理特征,对于判断疾病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完善分子病理学理论进行早期诊断,预测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新疆哈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病理特点,并采用门诊、住院复查及电话等方式跟踪调查,
背景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人群以40~50岁居多。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0%~95%,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PTC最为多见,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女性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诱发宫颈癌的一个重要原因。HPV基因亚型有200多种,不同基因型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性存在差异。明确一个地区HPV的流行情况对于一个地区HPV的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新乡地区女性HPV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尚未见报道,缺乏系统的HPV感染的数据,同时女性感染HPV的危险因素也缺乏相关报道,所
背景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河南省更是全国食管癌高发区。随着患者医疗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食管癌可于早期、中期被发现并治疗,其中食管癌根治术是主要和首选治疗方式。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食管癌根治术时间一般较长,对机体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研究表明,地塞米松作为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围术期应用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但目前尚没有在食管癌根治术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