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逆境相关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饲料业及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对玉米的需求量将增加一倍。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无法增加甚至不断减少的情况下,非生物逆境胁迫又进一步限制了粮食产量的提高。这些都意味着鉴定挖掘参与响应逆境胁迫应答及生长发育过程的基因十分重要。前期我们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学计算,预测了玉米中所有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从中排除掉与水稻、拟南芥(蛋白)同源性高于55%的基因,从而获得了玉米特异的转录因子库。本实验克隆了分别属于ERF、C2H2、C3H、bZ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广西贺州晒黄烟为材料,从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致香物质四个方面对烟叶质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不同部位和不同晒黄烟品种的烟叶质量特征,找出了影响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档次的指标,为烟叶生产提供了指导,为卷烟工业合理利用贺州晒黄烟提供了参考,首次提出了评价贺州晒黄烟感官评吸质量档次的主要指标,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具体结果如下:1.不同部位烟叶的质量特征贺州晒黄烟的中部烟叶成熟度较好,身
学位
大豆是传统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甘肃种植历史悠久,全省年种植面积13.5万hm~2左右。由于甘肃是典型的旱作农业省份,十年九旱、干旱少雨使大豆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种植积极性。为了解决我省陇东旱作区大豆抗旱栽培技术,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促进大豆产业发展,针对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下的适宜品种、播期、密度、施肥量等关键配套栽培技术及温度水分效应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如下
学位
黄淮麦区是中国最大的小麦种植区域,也是最主要的小麦产区之一。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最经济、最有效途径。开展小麦产量及产量相关因素的研究,制定小麦育种方向和策略,打破高产育种徘徊局面,提高小麦单产,对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黄淮麦区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明确不同小麦品种产量表现,及产量相关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今后制定黄淮麦区小麦育种目标提供参考。试
学位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而稻瘟病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目前我国防治稻瘟病主要采用选择抗病丰产品种结合药剂防治的策略,但稻瘟病菌具有复杂的变异性,很多抗病品种在推广种植3-5年后均变为了感病品种。鉴于以上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1.将多个抗稻瘟病基因聚合到一个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载体上并进行水稻转化,期望获得持久高抗的新品种。2.通过转基因方法,将白藜芦醇合酶(RS)基因导入水稻,希望其稳定表达并积
学位
烤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通过传统杂交育种方法得到具备双亲优良性状、遗传稳定烤烟品种需要多个世代,而通过诱导单倍体再加倍则能快速缩短育种时间。本研究以3个烤烟杂种一代品种为试材,以未授粉子房培养和与野生烟草N. africana杂交2种途径诱导烤烟单倍体,研究结果如下:1.子房发育时期对胚状体诱导影响大,发育时期越早越有利于培养。Coker371Goldx龙江911在花冠即将露出花萼时期胚状体诱导率最
学位
我国水稻氮肥施用量平均为180tha-1,而该用量比世界稻田氮肥平均用量高约75%左右。氮肥大量的施入不仅造成氮肥利用率的降低,同时还会导致诸多环境问题。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会导致施药过程中对农民身体健康的损害、农药因杀死害虫天敌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农药流失对水体的污染和农药在食物中的残留等。因此,在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的前提下,提高水稻的氮素利用率和降低农药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位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大约50%~80%的磷是以有机磷的形式存在的,有机磷中50%左右又以植酸态的形式存在,这种磷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作物对植酸态等有机磷的吸收利用对于改善作物磷素营养进而促进磷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来源于微生物的植酸酶基因导入作物中,使其能在根部高效表达植酸酶并分泌到根外,是提高作物磷素利用效率的一种新途径。转phyA2
学位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工程在作物新品种培育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果。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有新性状的转基因植株,通过各种分子检测手段对外源基因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结合常规育种手段对现有作物品种进行改良,从而实现转基因植株走向产业化。本课题对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转cry1Ah基因抗虫玉米高代自交系(PXH1和PXH2)以及利用基因枪法获得的转Bt cry1Ah基因抗虫玉米(HF
学位
本试验以山东主栽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从烘烤温度控制和抑制剂叶面喷洒两个方面探索了调控烘烤过程中烟叶棕色化反应发生的途径。一方面,利用易发生棕色化反应的上部烟叶为材料,通过在烟叶变黄期和定色期各设置不同变黄温度、升温速度和变筋温度,系统的研究不同烘烤温度对与烟叶酶促褐变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及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和经济效益影响,明确烘烤温度对烟叶棕色化反应的调控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在烟叶上喷洒亚氯酸钠、硝
学位
油菜是我国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农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杂交油菜已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油菜育种公司重视强优势杂交油菜品种的组配和选育,油菜科研单位希望能通过解释油菜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机制,用于帮助指导强优势杂交油菜的育种工作。本研究选取11个甘蓝型油菜优良亲本品系及其配制30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长江中游两个环境下的产量、角果和株型等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加性-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