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融通下融资融券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989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也叫做保证金交易、证券信用交易或者垫头交易(Margin Requirement)。人们通常说的“融资融券”,是指金融机构为投资者提供资金和证券服务。即投资者在买卖证券时,为了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向证券公司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或交付一定的证券作为抵押并支付一定的费用,且证券公司在审查其资格合格后,以自有资产向其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股票或出借证券供其卖出。投资者通以此提高资金杠杆,扩大交易筹码,并在约定的时间偿还向证券公司借入的资金或者证券,并获取投资收益的一种交易行为。
  20世纪末,绝大多数发达证券市场都已引入融资融券机制,而作为新兴资本市场的中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且存在较多制度性问题,以致长期以来都禁止融资融券交易。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愈发快速、资本市场发展迅猛、证券市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融资融券交易机制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就此提上日程。2006年6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为中国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拉开了帷幕。2010年3月31日,中国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正式启动。随后,2012年8月28日转融资试点正式启动,2013年2月28日转融券业务正式推出,标志着中国融资融券交易机制逐步完善。
  自融资融券业务进入市场以来,国外学者便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能稳定市场即减小股价波动、具有价格发现等功能。国内,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至今只有5年时间,学者们对此研究甚少。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到底为证券市场带来了什么、融资融券交易是否具有价格发现功能、转融通对融资融券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否有促进作用,是中国学术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本文拟运用中国A股市场的交易数据对中国融资融券业务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实证研究。融资融券业务的价格发现功能是指:在融资融券交易机制下,投资者可以进行双向交易,市场反映出更多交易信息,市场价格传导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股票价格实质上是股票内在价值的外在货币体现,内在价值决定股票价格。当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高于或低于其内在价值时,融资融券的双向交易制度起到有效促进市场价格回归其真实价格的作用,有利于稳定股价的内在价格形成及传导机制,降低股价出现极端价格的概率。
  本文选取国外成熟的事件研究法为实证研究方法,从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调整的视角出发,以个股被调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交易名单为研究事件,对比分析转融通及融资融券推出前后对股价的变化。具体过程根据沪深两所公布融资融券标的名单变化表,选取标的调入或调出的日期作为事件日;利用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27日共五年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日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样本数据的各事件发生后事件窗个股超额收益AR、样本内所有股票平均超额收益率AAR、样本内所有股票累计平均超额收益CAR;通过对实证结果CAR的图形走势分析及统计结果检验来验证中国A股市场融资融券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并进一步分析转融通交易机制推出之后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否有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中国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完善和投资者投资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全文的绪论,主要撰写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贯穿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以及本文的优缺点等内容。
  第二部分是对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概述。首先详细阐述了转融通及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具体含义。然后对比分析了全球证券市场主要融资融券业务模式,对全球证券市场主要的几种融资融券业务模式分别做了详细的介绍,如分散授信模式、单轨制集中授信模式、双轨制集中授信模式。最后详细分析了融资融券价格发现功能,即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按照资产定价理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证券价格能够正确迅速反映市场上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首先运用miller价格高估模型分析了禁止卖空交易的资本市场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然后对比分析了允许融资融券交易的资本市场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最后对转融通背景下融资融券价格发现功能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
  第三部分为中国转融通及融资融券交易机制概述。这部分内容是按照中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历程分阶段进行分析的,首先将研究样本分为三个阶段:转融通推出之前:2010年3月31日至2012年8月29日,转融资及转融券的推出:2012年8月30日记2013年2月28日,转融通推出之后: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7日,分别进行研究。首先分阶段分析了中国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业务模式的选择及原因,然后介绍转融通交易机制并分析转融通推出之后中国融资融券交易的的变化情况,最后分析了中国现行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问题。
  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本文采用的国际上现行通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法,事件研究法是通过计算样本内股票的异常收益率来研究事件对股价的影响。本部分内容包括事件研究法的一般步骤即样本选取、事件的定义、模型选择、结果的检验方法、实证结果分析以及计算异常收益率的集中模型等内容,其中对本文最后选取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第五部分是本文对转融通背景下融资融券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基于事件研究法。首先理清本文的实证研究思路,然后介绍了本文的实证研究过程,选取启动融资融券业务——转融资——转融通之间——转融券——转融通全部推出之后,五个阶段融资融券标的的行情及财务数据进行模型分析,计算出事件窗及事后窗样本数据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CAR并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的实证结果,以此来研究中国A股市场融资融券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并将转融资和转融券的推出作为研究事件,对比分析转融通推出对融资融券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
  本文实证研究的结论为转融通推出之前及转融通推出之间(2010年3月31日至2013年2月27日)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融券交易并没有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转融通推出之后,融资融券交易在事件窗依然没有修正标的汪券股价被高估的现象,但在事后窗,标的证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逐步降低,并最终围绕着0上下波动,这说明或许在转融通推出之后,融资融券的价格发现功能并不是完全没有发挥,只是市场对这一事件的反应速度较慢,没有及时对股价做出调整。
  另外,本文开创性地将转融资及转融券的推出作为研究事件,研究转融通制度的逐步完善对融资融券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否有促进作用。在转融资推出前后5个交易日,样本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即股价被高估的现象得到调整;在转融通推出前后5个交易日,样本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即转融通没有使得高估的股价回归。综上,表明转融资的推出对融资融券的价格发现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转融券没有促使融资融券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
  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未来中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在制度设计及投资者交易决策等问题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一是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融资融券交易监管机制,加强对融资融券交易的合法及合规性检查,规范中国A股市场的融资融券交易,打击过度投机,使得偏离的股价逐步回归。二是中国融资融券发展极度不平衡,需激励融券交易,一方面,中国融资融券标的证券数量太少,有待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加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可融性,将更多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大股东纳入到融资融券交易中来,为投资者提供可行融券渠道,提高融券交易量。在投资者决策上,投资者可就本文的结论在下一次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调整时,择取合适的交易时机,融券卖空相应股票,获取超额收益。
  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几处创新:一是实证方法选取新颖,在已有的研究融资融券价格发现功能的文献中,多使用的是传统的统计分析法,本文选取了国际上通用的事件研究法。二是实证模型创新,考虑实证结果的易得性,以往的事件研究法多选用的是市场模型、市场调整模型、简单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对样本的异常收益率进行估计,本文选取了相对复杂但对异常收益率的估计更为精确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三是研究时间段更完整,本文开创性地将转融资及转融券的推出作为研究事件,在分析融资融券价格发现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转融通对融资融券价格发现功能的作用。四是事件定义更充分,前人对融资融券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往往只关注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调入对股价的影响,本文试图更准确地研究这一功能,因此对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调出也进行了实证研究。综上所述,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完整、更深入的实证分析,并得出了创新性的结论。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2000年以后,黄金市场经历了大牛市行情,国际金价不断攀升,个人投资者进入黄金市场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实践起来困难重重。在黄金投资需求强烈和黄金投资工具匮乏的矛盾下,黄金ETF应运而生,2003年全球第一支黄金ETF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GLD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黄金ETF。随着国际上黄金ETF市场十多年的蓬勃发展,中国也开始积极筹备推进黄金基金产品的创新方案。20
学位
职业经理人力资本是企业中最具价值增值能力的资本,在企业所有人力资本中处于核心地位。职业经理人力资本的价值必须要通过职业经理人力资本产权来加以确定,而职业经理人力资本股权化则是职业经理人力资本产权的动态体现。本文旨在探讨职业经理人力资本股权化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希望能使中国职业经理人力资本价值得以有效发挥,不断提高企业业绩和核心竞争力。  本文首先按照职业经理人力资本——职业经理人力资本产权——企业所
学位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金融业是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民经济中最敏感的部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在金融自由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疯狂涌入的外资和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银行业作为金融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市场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2006年,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并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投入资本和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以其规模的不断扩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