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趋势逐步上升已成为女性群体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女性的健康。新辅助化疗因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保乳率、降低肿瘤的分期及可以了解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近年来已在乳腺癌治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多参照于术后的辅助化疗。在中国由于担心蒽环类药物的毒副反应往往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剂量实施新辅助化疗,因此过去使用蒽环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并不能达到预期。在精准医学背景下,有效的监测疗效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新辅助化疗方案仅通过病理分子分型确定,临床上仍然缺乏准确的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指标。近几年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有研究使用NGS对乳腺癌致病基因进行测序,发现了新的治疗靶点,并对常见的突变基因与化疗疗效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发现部分基因的突变或功能缺失与常见化疗药物的疗效相关。本研究将探究标准剂量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及NGS技术、多参数MRI、疗效相关因素是否可以有效的预测其疗效。目的探究中国II~III期乳腺癌患者使用国外指南推荐的标准剂量表阿霉素的有效性、安全性及NGS、多参数MRI、疗效相关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入组经空心针穿刺活检及临床检查确诊为II~III期浸润性乳腺癌(除外Luminal A型)且在新辅助化疗完成后完成了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表阿霉素标准剂量组共65例,使用EC-TC(表阿霉素100mg/m2 d1,环磷酰胺600 mg/m2 d1每两周一次,共四个疗程,序贯紫杉醇80 mg/m2+卡铂AUC=1.5 d1每周一次,共十二周)方案,以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为标准判断标准剂量组的临床疗效。另回顾性研究2015年4月-2016年4月就诊于安医大一附院乳腺外科与标准剂量组临床及病理特征相匹配的乳腺癌患者,为表阿霉素低剂量组共65例,使用FEC-T(氟尿嘧啶500 mg/m2 d1,表阿霉素75 mg/m2 d1,环磷酰胺600 mg/m2 d1每三周一次,共四个疗程,序贯紫杉醇80 mg/m2d1每周一次共八个疗程)方案。以病理完全缓解率(p CR)为标准判断低剂量组的临床疗效,通过p CR比较两组的疗效,同时根据WH0的化疗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评估标准剂量表阿霉素的安全性。比较标准剂量组疗效相关因素的p CR率及有效率评估各因素与标准剂量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度。比较标准剂量组乳腺MRI的不同TI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的p CR率判断多参数MRI与疗效的关系。利用二代测序(NGS)技术对标准剂量组患者检测,比较p CR与Non-p CR患者的乳腺癌相关基因的突变结果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寻找评价疗效的敏感预测指标。结果总共入组病例为130例,标准剂量表阿霉素组共入组65例,平均年龄为47.37岁,其中低剂量表阿霉素组共入组65例,平均年龄为45.67岁,两组之间患者的临床特征均衡,无统计学差异(P>0.05)。1.标准剂量表阿霉素组乳腺癌患者的p CR率为16例(24.62%)、低剂量组p CR率为3例(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标准剂量组年龄≤50岁、临床分期为III期、肿瘤大小为T2期、淋巴结为N1或N2、三阴性乳腺癌、Ki-67%≥14%的乳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p CR率。其中Ki-67%≥14%的p CR率为14例(31.91%)与Ki-67%<14%1例(5.56%)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特征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标准剂量组多参数MRI的TIC灌注曲线III型的患者p CR率为11例(26.19%)、III-II型的p CR率为4例(23.53%),II型p CR率1例(16.67%)。TIC灌注曲线III型患者p CR率及有效率高于III-II型及II型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标准剂量组中TP53为突变率最高的乳腺癌相关基因,p CR组、Non-p CR组突变率分别为(16.7%)、(30%)。p CR与Non-p CR患者间有差异的SNP中SETD2 rs4082155、XPCrs1870134、CYP2B6rs2279343、ERBB2rs105880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标准剂量组的II级~IV级WBC减少、III~IV中性粒细胞减、II~III级肝功能损害、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均高于低剂量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国II-III期乳腺癌患者使用标准剂量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方案的p CR率与低剂量表阿霉素组比较存在明显优势,标准剂量组有效性优于低剂量。2.中国乳腺癌患者使用标准剂量表阿霉素时,年龄≤50岁、临床分期为III期、肿瘤大小为T2期、淋巴结为N1或N2、三阴性乳腺癌、Ki-67%≥14%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更佳的疗效,其中Ki-67的表达与疗效相关。3.中国乳腺癌患者使用标准剂量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时多参数MRI的TIC分型中灌注曲线III型的患者具有更佳的疗效,TIC曲线可作为标准剂量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的指标。4.TP53基因突变及SETD2rs4082155、XPCrs1870134、CYP2B6rs2279343、ERBB2rs1058808可能会成为标准剂量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敏感预测指标。5.中国乳腺癌患者使用标准剂量表阿霉素时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与低剂量组相比无显著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