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末,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给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语言、文化、传播与翻译,对于这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语言的文化功能与翻译的文化功能的关注和深入研究,都给翻译和译者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根据广告传播的文化同一性原理和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来分析广告,阐述译者作为文化中介者的角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实现这一角色的途径。广告作为传播媒介有其自身的特点,广告传播的四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和传播媒介,也各显其能。译者应本着文化比较和功能对等的原则,做到文化信息的成功输出和输入,做一名成功的文化中介者,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自有翻译活动的历史记载以来,译者的地位经历了多重转换,从纯粹的读者到有一定主动性的写作者,从有一定自由的创作者再到主体地位的信息使者。如今,译者的地位及其重要性逐渐被翻译界认同。这种转变也让翻译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如今,人们对翻译活动背后隐藏的文化问题越来越关注。传播中的文化因素,是决定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应充分考虑到源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识别文化语境的差异过程中,适时调控自己的文化导向,达成两种文化的和谐,做一名成功的文化中介者。 本文总共分四章。第一章 简述语言、文化、传播和翻译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章 回顾译者角色的演变过程。第三章从传播的角度,以广告翻译为例证,探讨译者作为文化中介者的角色定位。第四章论证通过对文化的敏感性来识别文化语境,如何调控文化导向,使译文融入译入语的文化语境,从而成功地扮演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全文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译者的角色做出新的阐释,阐述了译者应该站在文化的高度来分析广告,从传播的角度出发,遵循文化比较和功能对等原则,以及如何培养文化的敏感性去识别文化语境,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控文化导向,最终完成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信息的成功传递,做到两种文化的和谐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