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g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是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都绕不开农村建设这个现实问题,在促进农村发展、推进农村建设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20世纪初以来,我国很多地方也开展了乡村建设运动,对建设新农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国内外农村建设的实践,对于黑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无论是资源优势、农产品总量,还是发展潜力,在全国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新农村对全省来说具有极为特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综合分析全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认为可以概括为基础良好,机遇难得,任务艰巨。通过研究,论文提出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要从省情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力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其他文献
基于教育部提出的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新要求,对《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重构教学过程,彰显学生主体;重组教学内
预算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是在企业决策的基础上,根据战略规划,对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内企业的人、财、物等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进行合理的预测,并进行控制、
煤炭工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产业,煤矿安全是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近年来煤炭企业矿难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
黑龙江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过20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了责任共担、管理社会化、基本保障、多层次的开放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特别是通过调整和完善
当前,中国日语教育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营运而生.面对“新国标”,沿用原有的人才
牡丹江市特色旅游资源总体定位为:林海雪原、火山平湖、地下森林、边塞商埠。地处中国东北,其人文荟萃的名胜古迹、独特的冰雪文化驰名中外。其“九分山水一分田”的优势地理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日益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随之日益增强,影响护理工作不安全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
期刊
一、基本情况rn受到社会上一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敲诈、打架斗殴等丑恶现象的影响;媒体网吧、手机、文化娱乐场所中各种形式不健康文化的传播;以及有的家长
期刊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成都女鞋制造业面临着大量同质化产品带来的挑战,个性化的设计已经成为了影响成都女鞋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仅凭单个设计师的单打独斗难以在激烈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显著推进,家庭化迁移形式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相对于传统个体流动,影响流动家庭社会融入的因素更为复杂多样.如何使脱离传统乡村生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