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craniospinal irradiation, CSI)方式剂量分布的差异及摆位误差对靶区剂量的影响,以探究最佳的CSI方式。方法在接受过CSI的9例病人图像上分别完成传统二维(传统2D)、通过子野调整剂量分布的二维(子野2D)、三维(3D)、调强(IMRT)及电子线(Electron)的CSI计划,比较不同计划间靶区剂量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记录患者每周1次的摆位误差值,观察摆位误差造成的靶区剂量差异。分别以6MV-X及15MV-X射线能量完成传统2D及子野2D计划,比较不同射线能量下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①不同计划方式全脑靶区剂量分布大致相同(P>0.05);②IMRT可以显著降低靶区高量(Vi07%),提高靶区适形度(CI),其次为3D(P<0.05);除Electron外,其余各组在靶区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靶区覆盖度(V95%)及剂量均一性(DHI)无显著差异(P>0.05);传统2D靶区最大剂量(Dmax)最高(P<0.05);③Electron靶区Dmin、V95%、DHI、CI均小于其余各组(P<0.05);Electron脊髓深度<4.5cm者, V107%、DHI、CI与传统2D、子野2D类似(P>0.05);Dmin、V95%略低(P<0.05);④IMRT与Electron能明显降低正常器官10Gy以上剂量,3D仅次之;Electron具有最小的5Gy剂量体积;⑤引入摆位误差后,子野2D及3D靶区剂量与原计划差别小于其余各组。⑥15MV-X靶区剂量分布略优于6MV-X,同时可降低全身V110%、V120%及V130%;但危及器官接受剂量高于6MV-X(P<0.05)。结论综合考虑靶区剂量分布、正常器官保护及摆位误差的影响,可选择3D或IMRT行CSI;对于脊髓深度<4.5cm者也可选择电子线照射。6MV-X可靶区达到临床满意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