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的组织单位使用分析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总是面临着怎么用语言表达的问题。经过多年外语习得的研究,笔语部分已经有了详细和充分的研究,口语部分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口语会话的进一步研究并没有融入语法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John Sinclair基于口语和笔语研究的著作《线性单位语法》无疑为研究口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Sinclair从语言的线性出发对其进行切块,分类。根据两类词块在文本中的不同作用,Sinclair分别用message-oriented elements和orgarlizational-orientedelemerlts来指代含有信息的增量性词块和组织文本的组织性词块。而组织单位又进一步分为面向文本的组织单位和面向交瓦的组织单位。   组织单位在话语组织中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试图用语料库的方法调查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的组织单位使用情况,并采取数据信息和分析相结合回答了下列问题:   (1)英语学习者的组织单位使用情况有哪些特点?   (2)和本族语使用者相比,学习者的组织单位使用有哪些不同?   (3)引起所观察到的组织单位使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并使用英国国家语料库的口语部分作为参照语料。由于大量的人工工作,在标记组织单位的过程中使用了样本统计。通过对30篇语料的标记汇总,列出常用组织单位的列表。然后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2对两个语料库的组织单位进行统计,通过对比发现异同。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学习者在口语中更常使用一小部分的组织单位。(2)不论是中国学习者还是本族语使用者在话语中几乎使用同样的常用组织单位,但单位词块内,学习者比本族语者更多重复使用了某些组织单位。(3)中国学习者使用组织单位的不同可能主要受母语迁移,教学和外语焦虑等因素的影响。本论文仅仅做了组织单位使用的一小部分研究,在组织单位使用的细节方面还有很大不足。希望本研究能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外语教学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体现。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其中服饰描写不仅反映了满汉融合的时代特点,更是中
论文以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后期作品为对象,旨在考察他的女性观以及女性观的成因。太宰治的后期作品中的女性数量众多,形象各异。其中有些女性形象刻画的饱满详实,而有些女性形
尤金·奥尼尔,公认的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获得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并四次被授予普利策文学奖,有“美国的莎士比亚”之美誉。爱德华·阿尔比,当代美国剧坛上最有影响力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经典商业伦理理论上的又一综合概念,它包含了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三重基线的元素。本文围绕这一理论中心,引用大量例证,为制定以企业可持续
《占有》(Possession:A Romance)是英国小说家安·苏·拜厄特的一部重要作品。相较于她的其它专注于某一特定的维多利亚主题的小说而言,《占有》的多元思想主题,多种题材形式和多
自1997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发行以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迅速风靡全世界,波特狂热席卷全球,引发一股读书热潮。该系列小说曾多次位于销售榜榜首,并获得多项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