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我们在利用时必须以节约集约利用为前提。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但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现象比较严重,集约度不够。因此,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提高城市用地效益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鉴于此,作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河南省安阳市城市(指安阳市文峰区、龙安区、北关区、殷都区)土地集约利用为研究对象,在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资料的系统分析,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安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和潜力水平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评价分析城市士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结果,得出安阳市土地利用潜力水平和挖潜方向,并根据安阳市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土地盘活方案。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如下: (1)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集约利用潜力的内涵及有关理论基础,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2)安阳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不够集约。安阳市2007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93.16m2·人-1;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0.44,远低于国家2.12的平均水平,说明城市扩张速度过快,远大于城市人口增加速度;城市建设用地闲置率为15.1%,远高于全国7.5%的平均值。从上述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出,安阳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度不高,可挖潜力较大。 (3)安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安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水平为Ⅱ级,系中等偏上水平,即该地区远没有达到土地集约利用最优状态,广泛存在土地利用粗放、利用效率较低、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有较大潜力可挖;各辖区潜力水平均介于Ⅱ级~Ⅲ级之间,其中龙安区潜力最大(Ⅱ级)、文峰区次之(Ⅲ级)、北关区第三(Ⅱ级)、殷都区最小(Ⅲ级),各区域挖潜主导方向也略有不同。 (4)制定盘活方案。基于安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评价情况,本文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土地盘活方案,包括时序安排和布局结构。将安阳市盘活方案分为近期和中远期两阶段执行,中远期土地盘活以减少居住人均用地标准为主,以减少工业用地人均用地标准为辅,一方面要加大旧城改造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多建设多层标准工业厂房切实提高土地利用节约度。 (5)制定对策措施。本文从改变思想观念、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总体规划的衔接、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进一步优化用地结构等方面,提出实现盘活方案应采取的对策,以保障其能顺利实施.相信这会成为土地利用决策者的重要参考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要依据。 本文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1)界定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2)构建以生态、社会因素为主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制定城市土地盘活方案。
其他文献
从若尔盖高原采集了11个沼泽土和草甸风沙土样,采用稀释平板法测定了细菌数量特征,进而分离纯化得到了66株细菌,其中,分离自沼泽土壤35株,草甸风沙土31株,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小城镇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城镇发展依然走以大量侵占农田为代价的外延式道路,而且小城镇内部结构不合理,功能布
本文对菌渣还田模式在成都平原水稻土中的短期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并设置常规施肥(CK)、秸秆全量还田(DM)、菌渣还田量30%(T1)、菌渣还田量50%(T2)、菌渣还田量70%(T3)、菌渣还田量100%
该文以基层经济开发区为标本,从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科技创新到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诸方面进行剖析,用一连串的事例以及基层实践,充分地证明了科技是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引擎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向日葵在宁夏已成为继胡麻后的一种重要油料作物,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向日葵的吸肥特性和合理施肥技术研究相对滞后,已成为限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