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节奏审美功能的体现——以陈凯歌电影作品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66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奏是世界万物运转和生命运动的表现形式,同时节奏也存在于各种艺术门类之中,成为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节奏之于电影,就像呼吸之于生命。了解节奏的审美功能是探究电影魅力和研究电影技巧的重要途径。  电影节奏是唤起观赏者审美感受、引导观众情感生成的重要途径。电影中的叙事节奏、镜头画面节奏、声音节奏和剪辑节奏都是电影节奏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对探寻电影情节发展的无限性、人物情感变化的复杂性、各种矛盾冲突的戏剧性具有重要作用。  陈凯歌作为中国“第五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先后创作了《黄土地》、《孩子王》、《霸王别姬》、《无极》、《赵氏孤儿》、《搜索》等影片。其电影作品在节奏问题的处理上既显现出创作者的精益求精与探索创新,同时也存在着失衡与混乱。由于陈凯歌具有典型的“代”的意义,对其创作成就和技巧瓶颈的反思,具有电影创作史的典型文本意义。
其他文献
林天苗是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个案,但对林天苗创作主题的深入研究在当今国内艺术界尚未形成,笔者先前对林天苗就有所关注,经过几年的发展,林天苗的作品已发
期刊
研究3+9×0.22+0.15HT钢丝帘线替代3+9+15×0.175+0.15钢丝帘线在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3+9+15×0.175+0.15钢丝帘线相比,3+9×0.22+0.15HT钢丝帘
本文通过分析笔墨与中国画的关系,墨与中国画的关系,宿墨与中国画的关系以显现宿墨在中国画的地位。总结归纳宿墨的视觉特征、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梳理宿墨在中国画的运用和
城市是传承人类历史文化的真实载体,历史文化名城则是这其中最璀璨的见证。她记录了人类的兴衰荣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历史文化城市对外形象信息准确的传达,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