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在霸王和拟南芥响应干旱中的作用比较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mi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制约全球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其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全世界因水分亏缺引起的农作物减产超过了其他因素导致产量损失的总和。此外,由于大多数植物长期在优越条件下栽培种植,因而其较弱的耐早能力是干旱引起全球农牧业减产的又一重要原因。然而,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的多浆旱生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抗旱机制,其中,大量吸收Na并将其储存于肉质化的叶片中作为一种有益的渗透调苏剂是其适应干旱环境的有效策略之一。但目前有关Na在甜土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响应干旱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特别是适量Na对渗透胁迫下拟南芥体内元素特征的影响仍不清楚。本论文以多浆旱生植物霸王(Z.xanthoxylum)和甜土植物拟南芥(A. thaliana)为材料,对盐处理及渗透胁迫对其生长及体内Na、K、Ca、Mg、Fe、N、P、Si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二步比较研究了适量Na对渗透胁迫下霸王和拟南芥的影响。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与对照相比,50 mmol/L NaCl处理下,拟南芥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然而,5 mmol/L NaCl处理下,拟南芥植株长势良好。表明低浓度NaCl的加入不会影响拟南芥植株的正常生长。2.50 mmol/L NaCl的加入显著提高了霸王抵御-0,5 MPa渗透胁迫的能力,显著刺激其生长;而在相同的渗透胁迫下,5 mmol/L NaCl的加入对拟南芥生长无显著影响。可见,与甜土植物拟南芥相比,适量Na在多浆旱生植物霸王响应干旱生境中具有重要作用。3.-0.5 MPa渗透胁迫下,霸王植株各组织中K浓度较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而拟南芥植株地上部K浓度较对照显著下降了36%。从而表明,维持体内K浓度的稳定是霸王适应干旱环境的又一重要原因,而在拟南芥中并未发现相同的机制。4.-0.5 MPa渗透胁迫下,拟南芥体内Ca、Mg、N, P元素含量较对照均显著下降,此外,5 mmol/L NaCl的加入并不能缓解渗透胁迫对其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表明,适量Na在甜土植物拟南芥响应干旱生境中无显著作用。由此可见,适量Na在多浆旱生植物霸王响应干旱生境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其在甜土植物拟南芥响应干旱中无显著作用。
其他文献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适应性极强,可与多种植物结合。自然界中多种AMF均可通过侵染植株根系与植株形成互利共生体,在联合作用下促进植株对养分的
最近的研究表明,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得到几类具有多能性的干细胞类群,这些多能干细胞,不仅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还能在机体受到压力,如组织损伤时,能够快速增殖和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单子叶的模式植物。开展水稻花器官发育的分子遗传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我们在水稻育种材料明恢63中发现了一种花器官突变体sis1-1(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它所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骨架系统”。细胞运动时通常伴随着细胞形态的改变。运动细胞质膜的局部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是一类与昆虫病原线虫互惠共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属肠杆菌科,存在于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内,分为两个属——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 sp.)和发光杆菌属(Photora
Jingzhaotoxin-V (JZTX-V)是敬钊缨毛蛛中分离得到的多肽毒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605.73,它能够选择性的作用于瞬时外向钾电流Kv4.2和Kv4.3,但对Kv1.4和Kv4.1没有明显的抑制作
牟汶河地下水系统为大汶河流域内的五级地下水系统,这一区域内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水中矿物质的含量也越来越重视,而水中的锶和偏硅酸均是人体所需要且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的成分。本论文在对研究区进行了野外调查、样品采集等工作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运用了数理统计、同位素分析、水化学组分相关性分析、离子比值关系以及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研究
前期研究报道,敬钊缨毛蛛毒素-Ⅲ (jingzhaotoxin-Ⅲ, JZTX-Ⅲ)选择性抑制心肌细胞钠离子通道Nay1.5,结合位点位于钠通道第四结构域(Domain Ⅱ, DIDS3-S4 loop上,是一种位点4
斑马鱼已成为脊椎动物中最重要的发育生物学模式动物之一,但斑马鱼体内的基因敲除技术尚不成熟,不利于对斑马鱼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2008年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
作为非裔美国女性文学的领军者,托尼·莫里森把种族与性别作为写作的两大重要元素。2015年,托尼·莫里森发表了她的第11部小说《上帝救助孩子》。托尼·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描绘了美国当代社会黑人儿童的成长危机和生存困境。通过对女主人公布莱德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多重危机与创伤的分析,本论文旨在探讨小说的后现代叙事策略,并进一步揭示童年创伤和黑人女性身份追寻的社会问题。同时,布莱德努力克服童年创伤,追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