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以下简称PCI术)是目前心内科冠心病最常用的诊疗技术之一,但作为一种有创性诊疗手段,其对冠心病人造成的心理刺激也非常明显。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双心医学的发展,PCI术后与情绪障碍有关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在经济欠发达、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的中小城市这方面的研究仍非常有限,与日益增加的PCI病人相比,对患者心因方面尤其与手术密切相关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视和研究工作显得非常滞后。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心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住院拟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并经住院后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 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32例,根据行支架植入术否分为:支架植入组(65例)和非支架植入组(67例)。分别对研究对象于入院后1-3d、PCI术后1-3d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测评,了解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前后其焦虑抑郁状况的变化。并将支架植入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心理干预组患者在按PCI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术后心理干预直至出院,并于PCI术后4w再次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测评,来观察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产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合并症、家族史、经济条件、血脂水平等术前一般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支架植入组和非支架植入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支架植入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支架植入组(46.4±6.7vs35.6±6.2)(42.7±7.1vs37.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非支架植入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35.6±6.2vs42.3±6.8),而抑郁评分较术前未见明显变化(37.4±5.8vs37.5±5.3);支架植入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46.4±6.7vs41.6±7.4)(42.7±7.1vs39.6±7.0)。4.冠脉介入治疗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r=0.592,P<0.01)。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焦虑评分明显减低(37.7±5.2vs43.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抑郁评分较对照组略减低(41.9±6.8vs44.4±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组心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有明显减低(47.44±6.9vs37.7±5.2),而抑郁评分则变化较小(44.4±7.5vs41.9±6.8)。结论1.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较未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2.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其焦虑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3.对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但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