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长迅速,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在推动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形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国际经济的前景不明朗、国债投资拉动社会需求的政策作用有限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势头,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民间资本投资潜能的挖掘。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客观地估价民间投资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民间投资的成长仍然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亟待加以解决。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论文的第一部分,阐述并且分析了民间投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研究民间投资的意义。民间投资是根据投资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对投资进行的一种分类,是相对于国有投资的一类投资。本文分析的民间投资(也有称之为民营投资),是指国内全部非国有经济包括集体、个体、股份制和联营等经济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民间投资的意义在于不仅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表现在民间投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吸纳大量劳动力并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论文的第二部分,讨论了民间投资的发展态势和发展障碍,包括民间投资的发展历程,现阶段在投资比重、投资增速、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地区、行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态势。通过分析我们看到,尽管近几年国内民间投资增幅已经明显回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投资的拉动,从全社会投资构成看,国有投资比重仍然偏高。2001年,国内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44.6%)仍然低于国有经济(47.3%)。民间投资的发展仍然很不足,民间投资面临不少有形和无形的障碍,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即融资问题和投资领域限制进入问题。本部分的后半部分是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论述,并对其他一些影响民间投资发展的问题,如产权保护不力、税赋不公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内容提要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是根据第二部分提出问题进行了解答。民营经济的融资问题表面上看是融资渠道狭窄,深层原因则是制度障碍,如果不对现有制度动手术,仅靠出台几条优惠政策是无济于事的。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消除所有制歧视,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快金融改革,调整和完善融资制度。而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未来的主要议程,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与WTO的基本原则,消除各种各样的政策与体制歧视,赋予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平等的国民待遇,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民间投资扩张提供市场准入、资金融通、权益保护的良好环境。另外,我们要完善对民间投资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加大财税政策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完善民间投资的社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