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骶前神经毁损术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eha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为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骶前神经毁损术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临床确诊为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HIFU治疗组30人:平均(38.92±1.89)岁,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对骶前神经进行热辐照治疗。(2)药物治疗组30人,平均(37.75±2.38)岁,对其进行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天、7天,1个月、2个月对患者行VAS、血浆p物质变化的评价。   结果:(1)慢性盆腔痛患者行骶前神经毁损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1月及2月进行VAS及血浆P物质监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天VAS评分及血浆P物质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1月、2月VAS评分及血浆P物质水平基本稳定。(2)慢性盆腔痛患者行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1月及2月进行VAS及血浆P物质监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天VAS评分及血浆P物质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1月、2月后随访,治疗后2月VAS评分上升,SP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但是稳定性较差。(3)HIFU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在治疗后3天的VAS及SP值HIFU组大于药物组(P<0.01),治疗后1月及治疗后2月的VAS及SP值HIFU组小于药物组(P<0.01)。   结论:(1)HIFU治疗及药物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VAS及血浆s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2)HIFU治疗效果稳定性较好;药物治疗组稳定性较差。   (3)HIFU治疗组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是治疗妇科慢性喷腔疼痛近期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检测EZH2表达不同的A549、NCI-H226、NCI-H1299三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EGFR、TGF-a、IGF2及ALDH1A2mRNA的表达量,分析EGFR、TGF-a、IGF2及ALDH1A2是否为EZH2的
肺叶间裂位于相邻肺叶之间,是CT定位肺叶、肺段的重要依据,但有时肺的水平裂和斜裂在横断面CT、图像上不易确定,从而使得对水平裂和斜裂的CT影像的描述各家尚不尽一致。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