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初,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通过,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根据相关内容,需要对公立医院进行药品销售模式的改革并对医院的收入采取多种补偿机制,这样可以为我国医疗体系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医药价格的制定还需要进行全面的管理。本文以凉山州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改革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以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为案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及理论基础界定的基础上,首先阐述凉山州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实施背景及推进概况;其次,以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为例,对其“取消药品加成”的实施概况予以详细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得知,药品加成销售方式取消之后第一人民医院收入结构趋于优化、医院运行效率逐渐提高、患者医药费用支出逐步下降、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及就诊结构优化并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等;再次,分析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存在的问题即财政投入不及时且补偿方式需改进、就诊均次费用有所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完善且政策执行有偏差及医院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不完善。并从公共产品理论、价格规制理论及福利经济学理论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基于前文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凉山州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继续实施的建议。即推进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改革、促进医药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及分级医疗制度及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