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寿命的延长,痴呆正成为危害老年人群身心健康的主要神经疾病之一,如何防治包括痴呆在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CI)已成为一项紧迫的重大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证据发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多种危险因子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和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AD血管机制学说的提出,将两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AD和AS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联合防治的概念孕育而生。但是,无论是在流行病学调查上,还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这一概念仍存在许多争议和未知数。目的探讨在广州军区离退休军人人群中影响CI发生率的主要血管危险因子,为后续的AS危险因子干预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时间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了796名广州军区离退休军人的MMSE及CDT,并根据认知功能评估结果进行分组,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NCF)414人(MMSE≥27和CDT=3),CI组137人(MMSE≤26和CDT≤2),应用两样本T检验或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在人口资料、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病史以及包括血脂、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等在内的生化和血常规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各项观察指标与MMSE分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在所有的观察指标中,“CI组”与“NCF”组相比较,年龄(P<0.001)、高脂血症病程(P=0.025)、血低密度脂蛋白(LDL)(P=0.025)、餐后2小时血糖(PBG)(P=0.002)、血小板计数(PLT)(P=0.013)、高脂血症病史(P=0.009)具有统计学差异。2.多因素分析结果:(1)在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年龄(OR=5.875,P<0.0001),以及总胆固醇水平(TC)(OR=0.596,P=0.020)、PBG(OR=1.501,P=0.004)、PLT(OR=0.340,P=0.025)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2)在以MMSE分值为应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里,年龄(Beta=-0.391,P<0.0001)、高脂血症病史(Beta=0.092, P=0.02)、白细胞计数(WBC)(Beta=-0.142,P=0.005)、空腹血糖(FBG)(Beta=-0.092, P=0.04)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并与MMSE分值具有线性关系,其中年龄对CI发生的贡献最大。随着年龄增长,MMSE分值成线性下降(r=-0.389,P<0.0001),80岁以上人群的CI发生率(37.54%)为65岁人群(24.86%)的1.5倍。结论年龄是影响本组研究对象CI发生的最强危险因子。高脂血症病史、高TC及LDL水平对于本组CI的发生可能起到潜在的保护性作用,但不排除研究对象特殊和药物干预的影响。糖尿病病史和血糖水平对本组研究对象的CI发生具有边缘性正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