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加味黄芪汤的疗效评价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一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第一节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NAION患者中医证型的分类及不同证型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确诊为NAION的患者167例,详细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眼别、双眼发病间隔、病程、体重指数等。根据有关NAION危险因素综述分析,收集的既往病史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脑梗死等病史。所有病例都进行视力、视野、辨证分型等分析。结果:NAION患者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之间BCVA、MD、M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0岁及以下与50岁以上人群中医证型构成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50岁及以下人群证型以气滞血瘀为主,50岁以上以气虚血瘀为主。50岁及以下与50岁以上人群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的患病人数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患病人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AION患者有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病史在不同证型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NAION患者伴有不同危险因素对中医证型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根据既往研究发现,NAION患者以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为基本证型。50岁及以下人群证型以气滞血瘀为主,50岁以上以气虚血瘀为主。单双眼发病对中医证型总体构成比无影响。50岁以上人群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患病人数明显多于50岁及以下人群。单双眼之间不同危险因素的构成无差异。有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病史对不同证型的分布有一定相关性。第二节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特点目的:探讨NAION患者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变化特征。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门诊、病房的NAION患者20例为观察对象。同时纳入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检查,获得 BOLD-fMRI 大脑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结合眼科视力、视野指标,探讨 NAION患者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变化特征。结果:和对照组相比,NAION组BCVA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NAION组MS水平下降、MD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NAION组初级视觉皮层区ALFF降低,右脑岛、额中回区域的ALFF降低;但是NAION组患者大脑皮质的其他脑区存在ALFF增加区域,包括脑桥、舌状回、顶下小叶、中央旁小叶区域。结论:与健康人比较,NAION组初级视觉皮层区、右脑岛、额中回区域功能明显下降,DMN功能障碍,这可能利于NAION的早期诊断。第三节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学特点目的:从血管舒缩因子、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常规相关的炎症指标,以期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发病的血清学特点。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门诊、病房的NAION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健康人群30例做对照。观察NAION患者与相匹配健康人群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与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glucose,GLU)、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ION患者NO与ET-1、PGI2与TXA2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NAION患者组Hcy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GLU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NAION患者PLT、MPV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NLR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与健康人比较,发现NAION患者Hcy、NLR水平升高。因此Hcy、NLR可能是NAION患者诊断和发病重要的参考指标。研究二加味黄芪汤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cy、NLR的影响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汤对NAION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加味黄芪汤对NAION患者Hcy、NLR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门诊、病房的NAION患者16例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NAION患者15例做对照。纳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维生素类、神经营养和改善循环等药物);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外予以加味黄芪汤颗粒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检测两组干预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NLR、Hcy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BCVA、MD、MS 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BCVA、MD、MS 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前后BCVA改善幅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前后MD、MS改善幅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效率(按眼数计)分别为55.56%、68.4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有效率虽然大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NLR、Hcy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NLR 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Hcy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前后NLR、Hcy改善幅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黄芪汤可明显改善NAION患者的BCVA、MD、MS等指标,视野改善幅度有统计学差异,视力改善幅度无统计学差异。加味黄芪汤可降低NAION患者NLR、Hcy水平,对NAION患者疗效可能与降低NLR、Hcy水平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椎间盘退变或纤维环破裂,髓核膨出或突出压迫刺激脊髓神经根,引起神经根营养障碍、神经根炎症和传导损害,继而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LDH属于蒙医下肢白脉病的范畴。主要是巴达干与赫依或巴达干与黄水相博入下肢白脉-管脉引起.蒙医将脑、脊髓、白脉统称为白脉,归阴,五元中属水。由脊髓导源的两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将提高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依从性作为活动主题,并进行现状把握、目标值设定、要因分析、真因验证等一系列环节,最后制订完整的相关护理措施并实施,形成标准化管理流程.采用修订版Morisky药物依从量表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20年5月—6月)及实施后(2020年7月-8月)肿瘤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的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依从性得分为(5.923±2.060)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得分(3.673±
目的 全面了解湖北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员工的污水飞溅职业暴露和防护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工作人员发生污水飞溅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湖北省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现状调查表,通过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7月-11月期间对湖北省68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与分析.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污水飞溅发生率为86.86%.高培训次数、非三甲医院、接种乙肝疫苗、佩戴透明面罩是工作人员发生污水飞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污水飞溅发生率较高,防护用品佩戴依从率需加
[目的]通过行为学探究三法三穴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恢复的疗效,基于形态学观察三法三穴对SNI大鼠超微结构的影响,利用RNA-Seq技术探究三法三穴对SNI大鼠的神经传导通路关键部位即神经损伤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脊髓背角、脊髓腹角和腓肠肌的基因表达情况,从转录组水平阐明推拿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恢复机制。[方
目的 了解社区护理人员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为提升社区护理人员创新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评价问卷,对某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对其创新能力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该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总分为(87.91±16.07)分,条目均分为(2.33±0.39)分,年龄、职称、工作年限、聘用形式、职务、工作满意度会影响社区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P<0.05).结论 社区基层卫生护理人员创新能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