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公私财产损失与生态环境损害的区分适用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ng98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损害的对象,既包括传统的人身健康、财产等私益,也包括对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但通过分析污染环境罪的司法实践发现,生态法益与公私法益混淆不清,生态环境损害常常被纳入到公私财产损失范畴内评价,生态环境的独立价值在司法中尚未凸显。这种混淆适用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存在重大影响,有违罪刑法定之嫌,也不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论文第一部分界定了公私财产损失与生态环境损害的概念,对于公私财产以及生态环境损害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明确公私财产损失与生态环境损害的内涵及外延。论文第二部分梳理了污染环境罪的立法嬗变。从重大污染环境事故罪中单纯要求人身和财产损失,到污染环境罪将生态环境严重损害列为严重污染环境罪情形之一,表明当下污染环境罪已经将生态法益作为刑法的保护对象。污染环境罪的变化背后是法益保护的变动,将生态环境损害与公私财产损失区分适用是人类中心主义迈向生态法益保护的必然。论文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污染环境罪公私财产损失与生态环境损害的区分适用实践现状,发现法官对于公私财产损失与生态环境损害的范围认定不一,生态环境损害与公私财产损失范围混淆适用,司法裁判中法官所适用概念也存在混乱。论文第四部分对公私财产损失与生态环境损害范围进行了探讨。由于涉及公私财产损失与生态环境损害的法律规范或技术规范对于其内容规定不一致,导致公私财产损失与生态环境损害的范围认定上存有争议。此外,环境损害评估鉴定方法的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损害鉴定结果。论文第五部分探讨了公私财产损失与生态环境损害的区分适用。建议将公私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害数额作为量刑情节,构建统一的公私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损害的法律概念,设定统一的环境损害评估鉴定规则,对于当下公私财产损失与生态环境损害的区分适用提出了两种解决模式。
其他文献
非典型肺炎疫情来势迅猛,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初步分析,SARS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比亚洲金
提单、舱单和集装箱装载清单是集装箱海上运输的主要单证。在集装箱管理应用系统中它们的产生来源于同一数据库。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外代统一使用的集装箱单证系统尚能满足当
市场化是将国有、公营的公用事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转移到民间,引入真正的市场机制。  在国外,很多公用事业由企业来经营,但企业实际上进行的是非完全的市场经营。一方面政府给予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与支持以确保经营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经营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对企业制定各种管制政策和进行一定的行为约束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公用事业风险低、现金流回报稳定的特性受到了稳健型企业的青睐,
当前,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读写能力低下;教师阅读与写作教学相互脱离,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 普遍存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经验,探索高
最近几年传统房地产行业呈现疲态,服务式长租公寓因国家大力推行“实行租售并举与租售同权”政策和城市外来人口持续增长,逐渐成为房屋租赁市场的刚性需求,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的服务式长租公寓处于起步阶段,在探索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寓运营商或企业市场定位不准确、资金压力大,顾客体验感较差等。其中,顾客忠诚度及消费黏性问题尤其突出。然而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系统的识别服务式长租公寓市场需求影响因素优先
目前我国国有资本营运中的难题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本的营运由于其内在的"所有权行使缺陷",导致国有企业普遍效率低下,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重组,采取"有进有
嵌入式系统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常见控制与运行系统,当前国内各高校和高职院校中已经普遍开展了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然而,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局限影响了这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正> 国际标准化组织集装箱技术委员会(ISO/TC104)第18次全会于1995年6月下旬在德国汉堡举行,作为我国代表之一除了参加议题讨论之外,我还藉此机会与各国同行就集装箱发展的
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公司敢于中流击水,浪尖弄潮,与工商、卫生部门共同合作,打造出了上海医药安庆公司发展的"花样年华",使得公司在新世纪里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带着对